<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0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瀉色變2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1-14 09:2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豬流行性腹瀉給養豬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減少該病造成對養豬人的損失,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民間偏方,希望能解決我們養豬人的煩惱
    防治措施:
      1、搞好環境衛生 仔豬保育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豬腹瀉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消滅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豬腹瀉的關鍵。開展定期的欄舍消毒和畜體消毒,能有效地消滅環境和畜體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科學飼養管理好母豬 對有寄生蟲病的地區做好定期驅蟲,防止通過母豬傳染蟲體。要想獲得活潑健壯的仔豬,必須保證母豬飼喂全價配合日糧。一般在懷孕初、中期喂日糧2kg,產前一個月喂3~3.5kg,產前一周進產房后每天減少0.5kg日糧,臨產當天不要喂料,產后三天慢慢增加配合日糧到5kg左右。科學飼養管理的懷孕母豬,出生的仔豬往往活潑健壯,生命力強,可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做好母豬分娩前后的護理與防病 母豬于產前40~42天和15~20天各注射接種一次大腸桿菌苗。對有流行性腹瀉或傳染性胃腸炎常發生的地區,可于產前20~30天注射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苗一次。有必要的地區于產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種一次紅痢菌苗。母豬進產房前,必須對產圈徹底清掃、沖洗和認真消毒,可選用20%火堿液等消毒劑;母豬做一次驅蟲。母豬進入產房后和臨產中,用溫熱的0.1%高錳酸鉀液擦洗母豬的陰戶、乳房。仔豬吃初乳前擠掉頭兩把奶,輔助初生仔豬盡早吃上吃好初乳,也是防止母豬乳房炎和仔豬腹瀉的重要措施。
      4、補充鐵制劑 仔豬出生后3周內生長較快,每頭仔豬每天約需3mg鐵,而母乳僅能提供1mg鐵,給出生后2~3天的仔豬人工補給含鈷、硒的鐵制劑,可防止仔豬缺鐵性貧血造成的生長不良,增強仔豬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常是給仔豬肌肉注射右旋葡萄糖酸鐵或蘇氨酸鐵。
      5、抓好斷奶關 仔豬斷奶盡量減少刺激,斷奶后7~10天內仍保持用哺乳料,以后逐漸換料。轉群時期盡量減少不良刺激,先減食,充足飲水,水中可加口服補液鹽數天。
      6、消毒乳房區:仔豬吃奶前,先用溫水擦洗母豬乳房區,再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母豬的腹部和奶頭消毒好,防止病從口入。
      7、提早補料:早補料可刺激胃腸發育,加強胃腸機能,有利于仔豬消化,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胃腸病。
      8、加喂有機酸:喂仔豬全價料,加喂檸檬酸0.5-1.0%.
      9、采取全進全出飼養方式:可消除帶菌豬,徹底消毒圈舍,凈化養殖環境,有利于預防仔豬下痢病的發生。
      10、藥物預防:仔豬出生后用鏈霉素、慶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時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減少和防止仔豬的下痢。用口服液補液,防止仔豬脫水,補充電解質,緩解酸中毒及補充能量,治療仔豬的腹瀉、白痢、黃痢、大腸桿菌病、病毒性腸炎等,脫水糾正率可達81-100%.口服補液鹽由鹽3.5克、蘇打粉2.5克、氯化鉀2.5克、葡萄糖(或糖)20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合而成。有感染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療,效果更好。
    偏方治療方法
      方一:狗骨頭(燒炭)研末,每天服1次,每次3~6克,連服2~3天。
      方二:稻草灰25克,拌料喂母豬,1日2次,連喂2~3天。
      方三:大蒜 150克,紅糖200克,共搗為泥,混入飼料中喂或灌喂仔豬,每次每只喂5~8克,1日3次。
      方四:鍋底灰65克,大蒜16克(搗碎),加水適量,調成糊狀,每天每次15克,每日3次,連服3天。
      麩皮:將麩皮用醋炒成焦黃拌在飼料中給豬吃。
      稻草:將新鮮干凈的稻草燒成灰拌在飼料中給豬吃。
        石榴皮: 石榴皮具有澀腸止瀉,收斂止血,驅殺腸蟲等作用。用石榴皮與其他中草藥配伍,可以治療豬只的腹瀉類疾病。
      根據腹瀉的病因和癥狀的不同,用石榴皮治豬腹瀉有以下幾種方法:
      (1)豬糞稀性消化不良:石榴皮25克,煎水2升,趁熱加入高粱面500克,木炭末10克,調成稀糊,給豬一次飼喂,每日1次,3日為1個療程。
      (2)豬拉稀、發燒不食:石榴皮30克,生姜25克,大棗樹皮40克,大蒜20克,共研搗爛,加熱米湯700毫升沖調,給豬1次灌服。
      (3)仔豬痢疾:石榴皮適量,炒焦后研成粉末,每次取5克~7克,混入飼料中飼喂。
      (4)豬久瀉、腹痛:曬干炒焦的石榴皮10克~15克,艾葉50克~100克,高粱500克,水煎兩次得混合液3000毫升,候溫。大家畜每日分兩次灌服,中小家畜酌減,5日為1個療程。
      鍋底灰:鍋底灰又名百草霜,給豬拌料吃也能治拉肚子,仔豬拉肚子給母豬吃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6: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南投县| 巩义市| 望江县| 田林县| 汝州市| 静海县| 修武县| 民县| 和平区| 汽车| 高邑县| 丁青县| 麻阳| 苍溪县| 大新县| 敖汉旗| 毕节市| 丹阳市| 黄龙县| 上蔡县| 肥城市| 马尔康县| 右玉县| 大港区| 耿马| 汕头市| 新田县| 加查县| 抚松县| 靖江市| 莱阳市| 尼勒克县| 罗山县| 潜山县| 岑巩县| 河南省| 孟州市| 江口县| 永善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