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15|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酵工藝學》手稿目錄及各章引言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錄

    真菌發酵工藝學
    總計劃25-30萬字左右。多配圖片,多實例。
    第一章    緒論(1萬字)
    (含發酵的分類與歷史概要,工業構成,發酵全生產成本核算關鍵點)
    1,發酵的定義,分類
    2,從經典發酵到現代發酵的技術核心固定化與邊沿技術變遷
    (講發酵技術構成與變化)
    3,工業的起點----成本核算
    (發酵作為特例的全成本核算技術)
    第二章    工業發酵技術史(2萬字)
    (從抗生素開始的技術發展史,含國內史)
    1,控制技術的演變
    2,算法的演變
    (含算法介紹)
    第三章    發酵工藝構成與重點(2萬字)
    (發酵過程控制與發酵過程工程,工藝開發步驟)
    1,發酵工藝構成
    (1)發酵工藝構成
    (2)發酵工段配員與配員原則
    2,發酵工藝的重點---發酵工段
    2,發酵工段的前提---工藝開發與續開發
    第四章    真菌發酵側重重點(4萬字)
    (功能與結構關系,結構的時間屬性與真菌生理周期,真菌發酵工藝開發注意事項)
    1,結構決定功能與結構的時間屬性
    2,真菌發酵生理學上的共性與其與細菌放線菌生理學的區別
    (1)生理周期時差
    (含菌齡一致的重要性與實質)
    (2)DNA純與蛋白純在菌齡一致上的表現
    (3)離線參數代謝的延遲性區別
    3,真菌發酵過程工程
    (發酵過程工程是整個發酵工藝的核心----此處細細展開,講工藝開發步驟)
    (1)項目開發評估公式與保密公式
    (2)項目開發步驟與后續
    (3)項目成員構成
    (4)技術開發技巧與算法
    (此處篇幅較長,是全書重點)
    第五章    真菌發酵工藝開發與應用實例----1抗生素開發應用舉例(3萬字)
              (泰妙菌素)
    1,開發思路制定與過程
    2,數據獲取與分析
    3,工藝確定與驗證
    4,工藝實際生產中的續研發
    第六章    真菌發酵工藝開發與應用實例----2靈芝液體深層發酵開發應用(3萬字)
    1,開發思路制定與過程
    2,數據獲取與分析
    3,工藝確定與驗證
    4,工藝實際生產中的續研發
    第七章    真菌發酵工藝開發與應用實例----3飼料生物預處理工藝開發應用(2萬字)
    1,開發思路制定與過程
    2,數據獲取與分析
    3,工藝確定與驗證
    4,工藝實際生產中的續研發
    第八章    真菌發酵工藝開發與應用實例----4畢赤氏酵母高效表達活性蛋白開發應用舉例
    (內容張厚程老師定,估計3萬字以上)
    第九章    發酵工藝過程管理(3萬字)
    1,人員管理
    2,物流管理
    3,表格管理
    附錄(2萬字)
    1,常規離線參數及檢測方法
    2,某車間配員實例
    3,常規表格列表及部分舉例
    4,操作法實例節選
    5,新興在線監測手段及舉例
    6,新出現設備簡介與舉例
    (臥式發酵罐與部分電動氣動閥門等)
    7,具有工業化工藝開發能力的部分單位列表及其特長簡介
    8,等等--- ---
    參考書目
    《微生物學》山東大學出版社
    等等--- ---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5:10 | 只看該作者
      緒論(1萬字--總1萬字)


    (含發酵的分類與歷史概要,工業構成,發酵全生產成本核算關鍵點)

    前言

      首先聲明,雖然作者不排斥,甚至是鼓勵一切從業人員如工藝員或技術員,負責生產的車間主任或技術廠長及總工,或準從業人員,如正在接受培訓的崗位人員或待崗人員,在校學生如生化工程專業或發酵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參考本書,以期達到互為印證共同進步的效果,但本書不是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級讀物。本書將不在基礎流體動力學和一般酶促生化反應上展開。相反,本書會在實際生產的工藝核心上,做系統的論述,并逐漸深入,層層遞進。
      
      本書在指導生產工藝改進和新產品工藝開發上,會有較多的篇幅。
      
      渉于本書內容專業化程度,建議讀者確認已經對基本發酵工藝手段和設備有初步的了解,對大部分常見概念和定義意義及相關事宜明了。熟悉一般工藝設備特別是管道連接及走向,以及其對補料的意義,然后閱讀本書,則不管是與作者印證對錯,(由于發酵所面對的客體,是復雜系----細胞的事實,則很多經驗是相對的,甚至是相反的,還存有較多的猜測,錯誤與不嚴密的地方,也就很多,印證的結果,不管是對讀者還是對作者,都是大有裨益的。)還是在初入門后進一步深化認識,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后,作者盡量把此書寫的有趣些。有感于大部分工科書籍熱衷羅列事實而過于死板的現狀,本書盡可能推理嚴密些,推理遞進跨度稍大些,并把一切常見問題數學化,(工藝算法數學化已經為大部分人采用,但工藝開發中涉及人員,管理等跨行業問題就很少有人關注,作為例子,本書將引入研發評估公式及泄密公式,對產品工藝是否值得研發和研發過程中商業機密等實際問題全面論述,把由文科思路估計的問題,轉化為用理工科技術計算的問題,以期簡化。)以把復雜系的問題映射到簡單系建模,增加實用性和趣味性;討論的問題也盡量選擇比較尖銳的話題,讓讀者感覺“有趣味”。相信只要如此做了,對于大部分具有初步理工科專業素養的讀者,就會感覺輕松的多了。
      
      就深度與難度,本書可以作為相關專業本科水平或研究生水平教材與參考書。
      
      《發酵工藝學》分三部分,分別為上《真菌發酵工藝學》,中《細菌發酵工藝學》,下《發酵工藝學精要》。上在講真菌發酵工藝同時,以發酵過程工程為內在主線,中在講細菌發酵工藝同時,以設備和人員管理為內在主線,下以理論貫穿討論為主,補充幾個不常見的特例并深入,也最難。每冊自成體系,講過的內容將直接為以后部分應用,不再重復論述。
      
      本冊為上《真菌發酵工藝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5:29 | 只看該作者
    1,發酵的定義與分類

    A發酵的定義

      對于我們大部分從業人員,包括從業時間很長的,幾年十幾年以上的技術人員,面對“發酵”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也是不那么容易回答的。如果說車間生產是發酵,那么,為什么家里蒸饅頭也說發酵呢?飯菜腐敗,也叫發酵,和車間就一點關系也沒有。如果說微生物培養是發酵,那么,利用動物細胞培養,合成蛋白也叫“發酵”,這怎么解釋呢?如果說發酵僅僅為一過程,為什么會把設備涵蓋在內?發酵問題為什么還會涵蓋對其過程以及人員,設備的維護與支持?我們常說,發酵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工程與工業的關系是什么?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是,卻必須要回答,理清發酵的定義,才好進行進一步討論,才好展開發酵相對其他行業的不同特點,以便更深的認識它。
      
      在以往的資料中,對發酵的定義比較混亂,或說,雜糅。有必要對發酵做一個嚴格意義的定義,限定其外延。不然以后問題無法展開。按照習慣,似乎一切與微生物代謝有關的,都可以叫發酵。飯菜酸了,叫“發酵”了,做面包饅頭,也叫“發酵”了,食品上,醬油也是發酵的,當談到大工業生產如有機酸,氨基酸,抗生素時,反而大部分業外人士會問,“這也是發酵的嗎?”其事,相對于發酵真正的含義,相對于發酵的工業化內涵,食品發酵,如果也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發酵的話,如,醬油工藝,就其控制手段與控制精度而言,那么,也大概算是發酵技術中一個路人甲或打醬油的。因為發酵是與工業化相關的范疇,而食品發酵,畢竟其工業化程度不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5:55 | 只看該作者
    3,工業的起點----成本核算
    (發酵作為特例的全成本核算技術)

      無疑,發酵屬于工業的一個范疇。理順發酵在整個工業化體系中所占的位置,對于深入認識發酵工藝是必須的。當然,我們初步的要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對發酵工藝進行定位時,我們首先需要對工業進行定義。那么,什么是工業呢?或者說,工業與其他行業的區別是什么----到底是什么特征,把工業與其他行業劃分開來。
      在前面,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到工業化所特有的過程監控體系,即“取樣-分析-反饋”體系??疾炱渌袠I,如農業,商業,手工業,都沒有成型的完整的“取樣-分析-反饋”體系。這個體系,是工業化的特征。這個特征,是如何把工業與其他行業區分開來的呢?
      工業的力量是巨大的。工業,作為生產力高度集中的行業,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把世界上大部分的資本吸引到自身當中,考察工業發展史,我們發現,工業走到哪兒,就在哪兒重復著這個事情,把社會上幾乎所有資本吸引進這個行業之內或吸引在這個行業附近----事實上,即便是“資本”這個定義本身,也是工業化的產物。雖然現代銀行業的雛形已經在中國的封建時代(表現為北方與“官銀”關系密切的晉商商行和南方與“私銀”關系密切的徽商商行)和西方的黑暗時代(表現為中世紀圣殿騎士團的借貸業務和意大利商人的銀行業務)就已經產生并良性運作,但是,其大宗業務往來只能看做“資金”而不是“資本”,只有資金與大型生產資料相關,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資本運作。“資本”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其實質,就是整個社會工業化的開始。在中國,真正意義的資本運作的開始是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新洋務(或,真正的洋務運動)派擊垮老洋務派左宗棠與胡光墉為標志,是工業化程度高低不同的集團間的一場較量,其實質還是工業化。工業既然有如此魔力,那么,到底工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要區分工業與其他行業的區別,就要考察工業的目的,或其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無疑,工業的出現與商業化同步,工業的目的首先就是盈利。但是,如果以利潤為工業的目的是無法把工業與其他行業相區分的。首先,商業的目的,本身就是利潤,而且是赤裸裸的利潤。而進入商業化時代之后,農業的目的,也不再是養活自己和別人,而是“利潤”了。利潤,與其說是工業的目的或與其他行業的共同目的,不如說是社會商品化之后,商業給其他行業附加上的特征----從這個角度講,也可以看做工業是商業的附庸。當工業獨立出商業之后,可以認為,工業起源自商業----這就證明了工業的目的,絕不是利潤,起碼,其特征目的,不是利潤。
      那么,工業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可以預知的利潤”!
      只有工業,可以給投資者“大致”可以提前預估的利潤,在不考慮行情變化,社會風俗變化,生活習慣變化等外部條件下尤為如此。正是這個“可以預知的利潤”,才使得資金變成了資本,也才有了工業賴以存在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6:14 | 只看該作者
        工業發酵技術史(2萬字--總3萬字)

    1-2,發酵工程簡史
      
      許多人把發酵工程的起源看做是與青霉素的發現同步。實際上,依據前面對發酵工程的定義,則經典發酵工藝出現之前是不可能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發酵的。微生物技術與化工手段和數學算法結合之前,是不可能產生經典發酵的。
      不容置疑的是,在青霉素進行化工生產之前,曾經有十年左右時間進行的是淺盤發酵,或液體淺層培養。發酵罐沒有應用前,青霉素培養受到淺盤或搖瓶的限制,不可能進行頻繁取樣,不可能建立“取樣-分析-反饋”體系對過程進行控制。所以在1928年到1940年前后這些年并沒有發酵工程存在。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發酵存在。
      現代水平的發酵是與戰爭的進程密切相關的。
      戰爭催生了很多新技術,其中包括發酵工程。在國際上講,一直到現在,抗生素發酵技術水平較高的傳統老廠,還是與戰爭或戰備有關,或是起源自軍工企業,或是在軍工企業中分離出來,或者本身到現在還是軍工企業。更有甚者,企業建立起初,就是為戰備而成立,而技術也是為戰備而引進的。而到目前,發酵技術的核心還是抗生素的生產技術,而抗生素的生產,也代表了發酵工程的最高成就。
      1940年前后,由于戰事吃緊,液體淺盤發酵遠遠無法滿足同盟國對青霉素的需求。第一代工程師結合化工工藝,設備和微生物純培養技術,設計了第一批發酵罐,開啟了發酵工程的序幕。隨著液體深層發酵技術的實現,經典發酵工程得以誕生。
    從此,青霉素的生產,乃至整個發酵工業,就與反法西斯運動和世界和平,有著深遠的關系了----事實上,進入商業化時代之后,一切的社會進步都與生產力的提高或改變有關,而現代生產力的核心代表,工業,也就與“正義”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13-12-5 10:17:56 | 只看該作者
    抱歉,正式出版前,我只能與朋友們分享各章“引言”部分。

    正文部分大概在出版后與大家分享吧。到時,歡迎批評指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3-12-5 13:35:16 | 只看該作者
          斌哥寫的書??{:5_291:}

    點評

    對啊,才順上趟。本來是本科教材,一開頭就給編的難了點,估計每章課后習題得附有提示和參考答案了。  發表于 2013-12-5 13:4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3-12-5 13:55:55 | 只看該作者
        恭喜恭喜,祝賀早日出版。{:5_29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3-12-18 14:54:55 | 只看該作者
    祝早日出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涿州市| 武川县| 繁峙县| 常州市| 紫金县| 乌鲁木齐县| 苍梧县| 乌审旗| 武乡县| 抚远县| 宿松县| 申扎县| 楚雄市| 台中市| 天峻县| 贵阳市| 郯城县| 景洪市| 和龙市| 蒲江县| 北海市| 旬阳县| 德江县| 无为县| 赫章县| 涞水县| 都安| 武鸣县| 郸城县| 高雄县| 巢湖市| 车致| 台东县| 宜昌市| 靖西县| 桐城市| 额尔古纳市| 房产| 芜湖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