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法:
什么是生態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法?就是人為的讓棚舍的空氣清新,地面柔軟干燥,飲用水酸堿度適中并且有益菌不超標。現在養殖蓄禽是三大疾病:(1)腸道性疾病(2)呼吸道疾病(3)傳染性疾病(如:流感、瘟病、霍亂等)。用自然生態養殖法幾乎可根治以上三大疾病。
使用生態墊料,作用是消除預防呼吸道疾病,減少腸道疾病,提高轉化率。生態墊料就是在雞舍、鴨舍和豬圈內一次性鋪上一定厚度的墊料。雞鴨 20-30厘米 ;豬60-80厘米。墊料為稻殼、鋸末、刨花,花生殼、鍘碎的玉米秸麥秸、稻草等。再加上有益微生物及活性劑制成的生態墊料床。當糞便排入生態墊料床上時,糞便被有益菌迅速分解,產生熱量、氧氣和二氧化碳,可減少臭氣、氨氣90%以上.菌種在發酵分解糞便過程中,生長出有益菌菌絲和菌體蛋白,被動物揀食后,不僅優化腸道,減少疾病,還可促進生長,提高瘦肉率。
(一)為什么用生態養殖墊料養殖能增加收入?
1、和普通養殖法比可節約藥費五分之三以上。因舍內氨氣、臭氣減少90%以上,動物呼吸道疾病減少90%以上 ,生態床中的有益微生物抑制殺滅大腸桿菌、黃曲霉菌等有害菌,所以大大減少腸道疾病。生態墊料床常年保持25度左右,并且干燥不污染動物體表,蓄禽趴、臥、睡舒適,生長快。
2、 可增加養殖密度,以雞鴨為例和普通養殖相比,冬春可增加養殖密度50~80%,夏秋可增加養殖密度20~30%,增加養殖密度就是增加收入。
3、節約取暖費用,冬天可節約取暖費80%以上,冬天的菌種可使生態床發熱到40度以上,不用取暖設備,棚舍溫度可達到20度以上。
4、提高飼料轉化率。有益微生物在分解發酵糞便時產生菌絲和菌體蛋白,動物揀食后不僅優化腸道,還可提高飼料轉化率6%以上。
5、節約墊料成本,生態墊料床一次性投入可多次使用,墊料減少后要不斷補充墊料,并補充菌種,可連續使用多年。
6、報廢的生態墊料是優質農家肥,用過 生態墊料淘汰后發酵粉碎是是優質活性有機肥,用此肥種大棚,不僅高產,而且可使地面土壤增溫,使作物提前成熟。所以,淘汰的生態飼料銷售后不僅能收回墊料和菌種成本,還可增加收入。
7、可節約人工三分之一以上。
(二)如何正確使用生態墊料(以雞鴨為例)
1、墊料原料選擇和與配比
墊料原料由粗糙型和細軟型原料各一半組成。(粗原料:花生殼、玉米秸,棉材粉碎成1厘米左右;細軟料稻殼、鋸末、稻草、麥秸鍘成1厘米長,)其中稻殼配玉米秸或鋸末最好。
2、生態床厚度:雞 15-20厘米左右,鴨30-40厘米 ,豬舍60厘米以上。
3、新墊料使用程序
(1)按棚舍面積計算好墊料用量,每平方米約用10-15公斤墊料。如500平方米的棚舍使用面積約400平方米,需要墊料4000-5000公斤。按每噸墊料加入300公斤水溶液,堆成1.5米高,塑料布蓋上,兩天后溫度達到70度,保持一天,然后在棚內直接攤開,再按每平方米1兩菌種撒勻翻兩遍,育雛苗最好在發酵好的墊料上再鋪上1厘米的稻殼等新干料。生態微生物發酵床無毒無菌,可促進雞鴨幼苗收黃發育好,增加抗病能力。
(2)翻墊料:翻墊料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將生態床上的糞便翻入混入生態床中間以供微生物發酵,二是將墊料中已生長出的菌體蛋白翻上來可供動物揀食,翻料次數為:育雛頭10天棚內有氨味時或地面比較混粘時就翻一遍,否則可不翻。養到10—20天時。每天翻一遍.20天以后,每天早晚各翻一遍。
(3) 每平方米使用菌種1-2兩,均勻拌入墊料中, 在茬養殖過程中棚舍內出現臭、氨氣味時再適當補充菌種。
(4) 下次使用,將墊料打成1.5米以上的堆,可根據情況再適當補充菌種,發酵發到65度以上,保持24小時,然后用耬耙將料堆中間向四周扒開,掩蓋上沒有發熱發酵好的墊料,再過24小時即可使用,使用方法同第一次一樣。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