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當今形勢,不難看出育種和母仔豬營養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以及消費層次的提高,也暗示著肉產品邁向無公害、高品質的未來。的確,從育種開始抓起,方是提高肉品質的最基礎措施。
11.jpg (10.05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1-8 13:41 上傳
托佩克開始使用母系豬培育較少膻味特征的后代。這樣的結果是期待育肥豬有公豬膻味的比例在未來五年可減半。有4.5%的育肥豬有膻味特征。
多虧基因選擇的使用,托佩克公司已經發現新的技術,使得采用母系繁育來減少公豬膻味特征,而又不影響生育能力的方法變為可能。造成公豬膻味的物質在生育方面也起著作用。然而,研究已經發現在托佩克母系中,這個作用不會成為使用新技術的障礙。
從2010年起,公司可是第一次使用較低公豬膻味的豬育種Nador育肥公豬。膻味最大程度地減少可依賴育肥公豬來實現。母豬育肥目標中所說的膻味特征,可確保非閹割豬肉中不好風味發生率得到減少。
英文來源pigprogress
譯者:IRIS
育種母豬生產較少膻味特征的后代
新聞發布日期:2013年11月7日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