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器官衰竭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慢性腎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近日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揭牌。這兩個平臺的領軍人物侯凡凡院士表示,目前在器官功能障礙發病機制方面已獲得一批標誌性成果,如豬腎移植到人體正在研究之中,成功的話可擴大移植來源。 侯凡凡稱,中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慢性腎病的人群發病率10%,病人高達一億。而廣東省慢性腎病人群12.1%的發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俗稱“洗腎”)的慢性腎衰竭患者數居全國前三位。腎功能治療共有五期,過去到了第四期基本沒藥可治,需要“洗腎”。目前,第四期可通過藥物推遲進入透析時間,這個時間可延長一倍,這意味三年要透析可延長六至七年。 侯凡凡認為,“雖然不能避免不透析,但很有意義的。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的慢性腎臟病若每人推遲一年進入透析,全國一年可省16億的透析費用。” 侯凡凡表示,器官衰竭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整合了南醫大多學科的優勢資源,提高中國器官功能障礙研究的創新水平,該中心在器官功能障礙發病機制方面已獲得一批標誌性成果。 他透露,目前有許多新的方面正在研究,除了原有的透析、腎移植等之外,豬腎移植到人體正在研究之中,如進行基因改造后,這個腎臟就適合移植在人類身上,便能大大擴展器官移植來源,但目前這個工作仍在研究階段,現在還不能用在人體上。(來源: 大公網 作者: 袁秀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