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備母豬不發情
母豬達9~1 0 月齡時,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飼養管理不當,營養缺乏,體況過肥, 都會導致適齡后備母豬不發情。
防治方法一般有:
(1)對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的或畸形豬應予以淘汰;
(2)對營養缺乏的要增加日糧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并加強運動;
(3)對過肥的豬應減肥減料或增加粗飼料,多喂青綠多汁飼料,在日糧中添3%的氯化鈣連喂數天,有減肥的效果;
(4)公豬試情法,即每天用公豬試情2~3 次,每次5~10 m i n;同時配合加強運動和光照,轉換圈舍(母豬有一個多次遷移沖擊發情的現象叫遷移現象)等,加強技術管理,將這些后備母豬關養在配種間或靠近配種舍, 以便盡可能聽到、聞到、見到和接觸到成年公豬;
(5)當上述條件都滿足還不發情的,可以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第1天給母豬喂少量魚肝油,第3 天肌肉注射孕馬血清3 m L,最后在第6 天肌肉注射小腸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現發情后配種或者直接使用兩者的合成品P G600 (400IU孕馬清和200個單位的小腸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意,最好不要用三合激素、雌激素之類的藥物,因為這樣的激素, 即使對母豬發情有一定的幫助,也不能提高排卵數,甚至只發情不排卵或假發情,還會造成卵巢囊腫等問題。
二、斷奶母豬不發情
斷奶后2 0 d 仍不發情或發情不明顯的。主要是母豬哺乳期營養不良和患病所致。如卵巢機能由于營養不良機能不全, 卵巢囊腫或萎縮,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導致了持久黃體。據觀察主要是哺乳期營養不良和產道感染引起。
防治措施有:
(1)母豬在哺乳期應采用全價足量飼喂,從前的哺乳母豬料不但造成便秘, 而且能量和蛋白濃度較低,采食量又上不去造成母豬在哺乳期間營養不良。建議更換哺乳母豬預混料,并加入2%- 4%的優質魚粉和優質脂肪粉或豆油提高營養濃度,有條件的應補充青飼料。
(2)對某些疾病所致,如子宮內膜炎等,應對癥治療,使用子宮沖洗法等。如果不屬于疾病或體況過差,采用饑餓療法,以及群養在一個大欄等,靠刺激打架和喧叫來增加應激,促進發情。
(3)通過上述方法仍不發情,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方法與后備母豬相同。
三、配種后不受孕
一般可能是受精發生障礙,受精卵死亡,或著床的胚胎因子宮乳組成異常而死亡;配種2 5 d 以后仍不發情的,可能因為死亡的胚胎被子宮吸收,子宮內胚胎全部消失,導致返情。我認為大多數場主要還是產道感染引起的子宮炎和子宮內膜炎所致。
防治方法有如下2 種:
(1)對屢配不孕的豬,可在預計發情的前3 d ,喂V E200 -300 m g/d ,日喂2 次,3 d 一療程,發情后可配種。
(2)對患有產道炎癥的豬進行及時的治療。在配種的當天肌肉注射黃體酮3 0 - 4 0 m g 或已烯雌酚6 - 8 m g , 以促進排卵和形成黃體。
(3)如果通過上述措施后仍不受孕必須堅決給予淘汰。
四、子宮炎癥引發的不發情和屢配不孕
1.原因
接產人員和配種人員在母豬分娩、難產、交配、分娩后操作不按獸醫衛生規定, 使細菌進入子宮內, 及產后胎衣不下,或惡露排不干凈。
2.防治
(1)通常采用先消除子宮內的炎性分泌物, 再用藥物如生理鹽水或伊凡諾爾2 %的水溶液注入子宮內, 每天2 次,連續沖洗2~3 d 。充分沖洗子宮之后,可用青霉320萬I U ,鏈霉素200萬I U 溶30 - 50 m L高溫滅菌的植物油或蒸餾水中,通過橡皮管和一次性輸精管注入子宮, 每天一次。洗滌期應選在發情期, 不得已的情況下肌注已烯雌酚6 - 8 m g 。
(2)對于慢性子宮炎在非發情期, 通常采用一開二排三消法進行治療:
①肌注3 ~ 5 m g 苯甲酸雌二醇或已烯雌酚, 問3 日再1次, 使子宮頸開口;
②子宮頸開口后肌注催產素5 ~ 15 I U , 使子宮收縮, 排出炎性滲出物;
③在一開二排的基礎上, 應用抗生素類藥物肌注, 每天2 次。然最好是按導入子宮的上述方法。
(3)如果母豬超過預產期5 d 以上利用輸精管注入子宮, 看見流出溶液后停止, 2 0 h 后將會產出。
(4)對子宮炎嚴重久治不愈的堅決給予淘汰處理。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