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知名企業家劉永好發聲:企業必須創新,不創新沒有出路。作為農牧行業的龍頭老大,劉永好的“創新論”并非心血來潮,而是基于其所在行業發展的趨勢所必須的。國內農牧行業歷經黃金發展期,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態勢,老牌龍頭如正大、新希望、安佑等,新晉貴族如雙胞胎等,都在農牧行業一展身手,隱然形成春秋戰國之勢。農牧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商品料與自配料、商品料與商品料,如何能夠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兩個字--創新,讓“創新”再飛一會。
首先,便是理念創新。小米、海底撈等企業,以其“重視客戶體驗”為中心的創新理念,在各自領域內迅速崛起,成為商界一段傳奇。從經營理念、產品理念到服務理念,理念創新則必定領先人一大步。遙想當年,飼料行業還崇尚暴利理念,行業發展岌岌可危,張唐之先生率先提出“微利經營”理念,成為打破飼料行業的“暴利神話”第一人,改變了中國飼料行業的走向,不僅極大地促進了飼料行業的正確發展,更是引領六和飼料成長為中國飼料界巨頭。雙胞胎鮑洪星先生,延續張唐之先生的理念,在如今全產業鏈大肆擴張的年代,以專業人做專業事,致力于豬飼料的發展,更進一步提出了“以養戶為中心”的理念,雙胞胎雖為飼料行業后起之秀,卻蟬聯豬飼料鰲頭,打造出中國豬飼料第一品牌。
這便是理念的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固然是創新,但第一個給螃蟹加上調料,或是蒸炸炒煮,改進了螃蟹吃法的人,誰又能說他們不是創新呢?
其次,是技術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蘋果手機橫空出世,大幅占據收集市場,便是依靠其在智能機上的卓越創新,其后三星也進行技術創新,自創安卓系統,分走了手機市場的一杯羹。新希望當年在成都市場與正大競爭,除了依靠本土優勢之外,其技術創新能力亦不容小覬。雙胞胎集團發展至今,除了創新性研究出來的乳豬料,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外,其自創的科學養豬模式也引領飼料業風潮,而且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升級,從420模式升級為640科學養豬模式,契合當前高病原高豬價環境,提高仔豬成活率,深受養殖戶歡迎。
從全球環境來講,技術日新月異,晚一步便要落后挨打。飼料行業的發展,何嘗不是跟隨技術創新發展而來的呢。從最早的玉米、糠皮拌起來就是飼料,到現如今的科學配方,大規模現代化生產,便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各大飼料企業投入巨資到研發項目中去,誰的技術更適合客戶,誰便成為市場的寵兒,大型龍頭企業的已經成為農牧業不可忽視的研發力量。
再次,是企業文化的創新。企業長期的競爭,必然是體現在文化的競爭,獨有的企業文化,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基石的作用。世界知名企業都必然有其區別于旁人的企業文化,雅虎文化崇尚自由個性,華為文化崇尚歷練執行,都為各行各業奉為圭臬,學習模仿者不計其數。當然,企業文化的借鑒是必然,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借鑒企業文化,是為了化為己用、本土化,把優秀企業文化的基因引進來,自己發芽,開枝散葉,這何嘗不是創新。
其實,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文化,但是,所謂文化創新,就是要使得自己的文化在企業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能夠最大合理化,最適合競爭的需要,最適合企業發展的需要,這樣的文化就是創新文化。
企業不創新就沒有出路,這是市場化經濟的鐵律。走路的人沒有坐車的人快,坐車的人沒有乘飛機的快。“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必須讓“創新”再飛一會,從理念、技術和文化上,推陳出新,為企業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企業才能走得更好更快更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