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7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仔豬“三痢”的鑒別與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9-18 13:1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是由溶血性(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的腹瀉性傳染病。    發病特點:多發于7日齡內的仔豬,發病率、死亡率較高,7日齡以后發病較少。往往因一頭發病,傳染數頭至整群。發病無明顯季節性。    主要癥狀:腹瀉突然,少有嘔吐,糞便呈黃色或黃白色水樣稀糞,有腥臭味,病程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脫水、消瘦而死亡。剖檢可見腸道黏膜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癥,以十二指腸最明顯。腸黏膜腫脹、充血、腸壁變薄,腸管松馳。    2.仔豬白痢   仔豬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非敗血性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發病特點:多發于10~30日齡仔豬,發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呈地方性流行,季節性不明顯。    主要癥狀:突然腹瀉,無嘔吐,糞便呈乳白、灰白或黃白色漿狀,有腥臭味,體溫不高,被毛粗亂,肛門周圍被糞便污染不潔。病程為急性或亞急性。病久者消瘦、脫水,生長發育受阻。剖檢可見卡他性腸炎病變,腸內容物呈糊狀,灰白色,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3.仔豬紅痢  仔豬紅痢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腸毒血癥,又叫傳染性壞死性腸炎、出血性腸炎等。    發病特點:主要對3日齡內仔豬危害較大,一旦發病,可常年在產仔季節暴發,死亡率甚高。7日齡后仔豬發病很少。    主要癥狀:病豬偶有嘔吐,主要以排紅色黏液稀糞為特征,病程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高。剖檢可見腹腔積液呈紅色,空腸出血、壞死,腸內容物混有多量小氣泡,淋巴結腫大、出血。    4.防治辦法  以上各癥均為細菌性腹瀉。因此,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消除和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在母豬產前,豬舍應徹底清掃、消毒,消毒時可用20%石灰水或2%氫氧化鈉。第二,仔豬出生后要及早吃上初乳,以增強免疫力,哺初乳前每頭仔豬可口服慶大霉素2毫升,7日齡開始補飼時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痢特靈或土霉素預防。第三,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治療,初期使用一支靈口服效果較好,如單方治療效果不明顯,可立即改用其他藥物。口服藥有:土霉素、黃連素、環丙沙星等;肌肉注射藥有:腸炎速克、止痢先鋒、痢菌凈等。另外,為防止脫水應口服補液鹽。
        如何預防更多疾病,更有效的增加仔豬成活率也是大部分養殖戶的疑惑,除了上述辦法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各大網站以及相關的活動,比如最近中國飼料行業網舉辦的“國際母仔豬營養與飼養管理高峰論壇”就會是豬場技術、管理人員學習母仔豬養殖,溝通交流的良好渠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1: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徐州市| 屯昌县| 密山市| 开江县| 贵溪市| 洛南县| 尼勒克县| 清河县| 梅河口市| 鹿泉市| 潢川县| 吴桥县| 崇礼县| 老河口市| 庆云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兴山县| 凌海市| 新蔡县| 碌曲县| 浑源县| 获嘉县| 汝南县| 武冈市| 札达县| 武宣县| 惠来县| 信宜市| 宁阳县| 清苑县| 皮山县| 洛宁县| 龙川县| 吉木乃县| 常德市| 旬邑县| 涟水县| 商河县| 兴山县|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