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36_1305771800XwWz.jpg (164.96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鄉村養豬熱
2013-9-17 17:15 上傳
“房前屋后”的豬圈,之前有的都廢棄10多年了,現在又養起了豬。”某村村民被豬場管家網采訪時笑呵呵的說。昨日,豬場管家網記者在某鄉村時騎行,穿過的鄉村中,不少村民住宅的前后豬圈,又開始圈上了豬崽。
兩個鄉鎮的村落,布局并不復雜,大多沿路或沿河兩岸排列。不少村民的住宅前后,都有一個豬圈,有的豬圈有明顯新修的痕跡。
張云海家的豬圈中,兩只豬崽正“哼哼”著討食。張云海將一桶豬食倒進豬圈后,和豬場管家網記者算了一筆賬。
他稱,他買回的豬崽本身個頭就蠻大,喂上幾個月,正趕上年關賣,能賺上一筆錢。
“豬圈都閑置了七八年了,閑著也占地方,現在肉價這么貴,還不如放兩個豬崽,就當順帶著養了。”張云海說,農戶養豬不比養殖戶精細,對于飼料什么的沒那么多講究,家中的剩糧就足夠了。
騎行中,記者發現,不少原本荒廢的豬圈,現在又被重新利用了起來,在農村,又興起了一股養豬熱。不光農戶養豬激情高漲,就連中小養殖戶也在加大養殖。
“村子里就有一個養殖場,養了至少上百頭,聽說又擴大規模了。”夏集村村民徐步營說,前些年養豬行情不好,村民一度都不敢養豬。
“之前糧價漲了,肉價又不高,一兩頭的零散養殖,根本就沒啥賺頭,大家覺得不劃算。”徐步營說,現在盡管糧價平穩,但肉價仍可能要再高一段日子,不少村民都盯上了這一商機,覺得按照目前的肉價,養一兩頭也有賺頭,才開始不斷有村民養豬。
“自肉價居高的時候,就開始有村民打理豬圈準備養豬了。”豬場管家網記者說,在鄉村中穿梭,村子里又恢復了往日一進村就聽到豬“哼哼”的景象。
豬場管家網記者說,或許到了年底隨著出欄頭數的增多,肉價應該不會再居高不下,應會高中趨穩。
豬場管家網記者有著這樣的預測,緣于他對政策的了解。他稱,國務院一個多月前的通知中稱,每年投資25億元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生豬調出大縣(農場)獎勵范圍由421個縣增加到500個縣。這樣的扶植力度,肯定能緩解豬肉價居高不下的局面。
“要是豬肉價下去了,恐怕家家戶戶的豬圈怕又要荒廢了。”豬場管家網記者坦言,散戶養殖最大的缺點,就是跟風快、撤得也快。不過記者覺得,現在鄉村散戶養豬增多,目前的形式下應該還是有利平穩肉價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