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3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川農專家曝光:提高乳仔豬成活率絕招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8-29 17:0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仔豬成活率的高低,將對養殖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當前養殖效益低迷的情況下,仔豬成活率更加關系到養殖的成敗,那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仔豬成活率,國際母仔豬營養與飼養管理高峰論壇專家做了幾點簡要介紹。
    1 提高仔豬初生重
      要提高仔豬初生重,關鍵在于控制好懷孕期母豬的營養水平。
    產前4周至分娩懷孕母豬營養水平 這一階段為胚胎迅速生長期,因此,要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及日飼喂量:日飼喂量從 2.5千克逐漸增加至3.5千克左右。在母豬分娩前1個月,每天補喂200~250克動物脂肪或油脂性飼料,添加1%的牲命1號,可增加胎兒能量貯存,提高母豬乳汁中的抗體含量和脂肪含量,使仔豬機體更加健壯。懷孕母豬產前10天至產后5天,每天喂給1克維生素C,可提高仔豬成活率25%~45%,增重提高10%~20%。仔豬出生后1周內,每天肌肉注射1毫升維生素C,也有同樣的效果。
        2 提高母豬泌乳力
      母豬產后無乳或泌乳力低,可造成仔豬饑餓、低血塘、生長發育受阻或有的形成奶僵甚至死亡。影響母豬泌乳力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2.1 飼糧營養水平 哺乳母豬在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平衡的條件下,影響泌乳力主要因素為能量和蛋白質水平。只有消化能為13.39~13.81兆焦/千克、粗蛋白為17.0%~17.5%的飼糧才能滿足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為提高母豬飼糧能量水平,可在哺乳母豬料中添加2%~4%的植物油和2%牲命1號提高泌乳的質量。
      2.2哺乳母豬采食量 導致母豬產后采食量小的主要原因有:①妊娠母豬沒有按妊娠前、中、后各階段的飼喂量進行飼養,導致母豬過肥;②母豬產前產后沒有適當限飼,導致胃腸功能下降而影響采食量;③由于產房溫度過高,特別是夏天,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措施。
      因此,妊娠母豬在分娩前3天逐漸減料至1.5千克左右,分娩當天0.5千克或只喂少量稀食,產后應逐漸增加至第4~5天才滿飼。另外,夏季高溫可采取多餐以增加母豬的采食量,每噸飼料另添加維生素C100~150克、蘇打粉3千克,可有效地促進母豬泌乳和減少便秘。
    3  做好仔豬防寒保溫工作
      仔豬剛出生時的溫度應保持32℃~34℃,以后每周遞減2℃至26℃左右,如果冬天生產,保溫措施不到位,就會增加仔豬的死亡。斷奶的幾天內也應注意加強保溫。因此,在寒冷季節要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可用紅外線保溫燈或保溫板來提高仔豬小環境的溫度。
    4及時了解最新養殖信息與技術
    長久以來,養殖業所面臨的信息孤立,往往讓80%以上的母仔豬養殖戶不能夠及時了解全國性的最新母仔豬養殖行業趨勢與飼養管理方法。一般養殖戶總是在網上查找一些無用的母仔豬養殖信息又或是道聽途說,大費周章去只能獲取到過時了的方法而使母豬養殖效率低,成長差,仔豬成活率低于同行。你甘心在在起跑線就落別人一程?或是成為母仔豬養殖行業的領頭羊?專家為你解答!

    2013年9月26日—28日“國際母仔豬營養與飼養管理高峰論壇暨樂斯福杯乳豬料評選頒獎典禮”將在上海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為傳遞行業正能量,推動養豬業發展,特送出100名免費聽課名額(僅收餐費):通過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微博、微信等活動平臺報名觀禮頒獎典禮的用戶可免除參會門票費。
    這是一場徹底顛覆你對母仔豬飼養管理概念的高峰會議,這場會議突破了傳統的授課形式,不再是枯燥而的培訓,也不再是單純的學習!這將是一場有權威專家與基礎業內精英的豪華盛宴,有高度,有知識,有娛樂......希望通過我們的平臺,碰撞出致力于畜牧行業精英的思想火花,探尋到未來一條更加寬闊的養豬之路!

    5 加強仔豬的護理
      初生重在1.0千克以下的仔豬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吃不到足夠的初乳,因此,要做好固定乳頭的工作,盡量讓那些較為弱小的仔豬吃前面的乳頭。另外,可適當喂一些人工乳促進瘦弱仔豬的生長,縮小與同窩豬個頭的差距。加強對仔豬的剪齒、剪尾的消毒及出生后及時補鐵(可肌注富來血1毫升/頭)。對患病的母豬應及時治療,治療效果差的要及時將仔豬寄養。
    6 加強仔豬的保健
      在做好欄舍的衛生消毒、通風及控制豬群飼養密度,對于斷奶后進入保育舍的仔豬,日糧中及時添加2%的護仔康2號,預防水腫病和仔豬的營養應激,要加強母豬和仔豬的疫苗防控,對高發病進行疫苗接種,如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等的免疫注射,使母豬和仔豬處于較高免疫水平。
    7  降低仔豬斷奶應激
      主要是仔豬斷奶后離開母豬的精神應激、改變環境引起的環境應激及飼料改變引起的應激,預防的措施有:①精神應激:采取間斷性斷奶,讓仔豬逐漸適應離開母豬后獨自生活;②環境應激:仔豬斷奶后仍在原產床停留5~7天再轉走,并縮小斷奶后的環境差異,給予最佳溫度;③飼料應激:仔豬第5~7日齡開始補料,斷奶后暫時不更換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2%護仔康1號,起到防止斷奶仔豬因飼料轉換和斷奶產生的腹瀉,幫助斷奶仔豬順利存活。另外,采用飼料加水拌成濕料飼喂仔豬能有效降低應激及促進仔豬的采食量。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9-5 20:56:26 | 只看該作者
    "懷孕母豬產前10天至產后5天,每天喂給1克維生素C,可提高仔豬成活率25%~45%,增重提高10%~20%。仔豬出生后1周內,每天肌肉注射1毫升維生素C,也有同樣的效果。"
    VC真的有那么大效果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3-9-12 16:01:29 | 只看該作者
    lyl 發表于 2013-9-5 20:56
    "懷孕母豬產前10天至產后5天,每天喂給1克維生素C,可提高仔豬成活率25%~45%,增重提高10%~20%。仔豬出生 ...

    作為仔豬初期營養應該是必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1: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钟山县| 凤台县| 天水市| 泰兴市| 类乌齐县| 铁岭市| 大余县| 蛟河市| 高青县| 偃师市| 资阳市| 峨眉山市| 上饶市| 长葛市| 达拉特旗| 吉木乃县| 基隆市| 赣榆县| 潢川县| 旅游| 黄浦区| 安图县| 昌邑市| 宿迁市| 灵宝市| 洪雅县| 乐山市| 衡东县| 汤原县| 杨浦区| 翁牛特旗| 阳高县| 巨鹿县| 商河县| 安吉县| 玉林市| 乳源| 隆昌县| 祁东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