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8月以來出現上漲,主要得益于東北地區強降水。東北地區玉米晚播導致生長期延后,東北地區連日降水,空氣濕度大,中秋節前若遭遇早霜,玉米產量會受到沖擊。中短期看,玉米仍位于上漲通道。
天氣考驗主產區
8月14日以來,東北大部分地區強降水引發洪澇災害,對當地的農作物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玉米正值吐絮灌漿期,蓄水量大,降水可以滿足其水分需要。但從各地區被淹沒的情況看,局部地區的積水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可能造成玉米根部潰爛,影響產量。實際上,東北新作播種以來,產區天氣條件持續欠佳,降雨天氣不斷,土壤濕度過高,地表溫度偏低,加之前期播種時間延遲,玉米生長節奏較往年同期相比明顯偏慢。
除了洪澇災害,產區的玉米還面臨蟲害和霜凍風險。持續降水不僅讓農藥效力減弱,還會使土壤濕度提高,黏蟲卵發育加速,黏蟲災害風險上升。而霜凍主要因為俗玉米生長本身延后,近期的降水持續偏多,氣溫偏低,這種狀況延續到9月會增加早霜發生的可能性。總體上,主產區玉米繼續面臨天氣的考驗。
上半年因為禽流感、病死豬事件,整個養殖行業表現疲弱。隨著9月臨近,天氣轉涼、雙節將至,肉類需求增加,養殖業有望走出低谷。上半年盡管豬糧比一度破位,但母豬淘汰率不高。近期,豬價上漲勢頭加強,養殖利潤走高,自繁自養利潤空間擴大到100元/頭左右。豬糧比價回升刺激養殖戶積極補欄,仔豬存欄增加,對后期玉米需求預計表現剛性。據了解,飼料廠庫存并不高。部分大型飼料廠備有30-40天左右玉米庫存,中型飼料廠庫存約20天左右,小型則保持在7-10天。總體上,在新作上市之前,中小型飼料廠對舊作玉米存在30-45天左右的需求。
主產區貿易商8月出貨意愿較強,基本透支后期供應能力。一旦下游飼料需求刺激玉米消費回升,短暫供應缺口可能推漲糧價繼續上漲。
收購價再上提臨時放儲可能性不大
出于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的考慮,今年將繼續在東北等部分主產區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并適當提高臨儲收購價格水平,較2011年提高0.06元/斤,即120元噸。
8月中旬國儲大豆兩次競價銷售,一度引發市場對玉米臨儲的擔憂。從國家宏觀調控的角度看,臨儲拍賣主要為了增加市場供應,緩解供給不足的壓力,最終穩定玉米價格。從2013年玉米價格運行情況看,受累于下游消費疲弱,玉米價格弱勢運行,臨時拍儲的意義不大。
總體上,從8月下旬開始,預計玉米市場將得到成本和需求增加的支撐,價格或繼續小幅走高。
文章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本文系網站轉載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不具備任何投資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