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1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季應慎防豬鏈球菌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8-23 16:0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球品牌畜牧網訊:

       豬的鏈球菌病,以往在臨床上多以局部膿腫為主,敗血癥僅個別散發,劇烈程度和危害并不大。但近年各地常有急性、敗血癥溶血性鏈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尤其新疫區為大流行性暴發,具有來勢兇猛,傳播迅速,病程短促,死得快,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損失巨大的特點,嚴重威脅養豬業的發展。四川暴發的豬鏈球菌病,還出現了感染人的致死病例,對人類構成很大威脅。日前,面臨溫暖季節的到來,是豬鏈球菌病的易發期,必須高度重視,謹防豬鏈球菌病卷土重來。

        1. 當前豬鏈球菌病發病情況與流行特點

        豬鏈球菌病主要是由豬鏈球菌引起的豬傳染病。不論豬的年齡大小均可發病,但以斷奶豬和架子豬發病最為嚴重。該病通常發生于春秋季節,在密集飼養的集約化養豬場容易流行。 豬鏈球菌病是由C、D 、E、L 、R-2等血清型鏈球菌引起豬多種疾病的總稱。鏈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宰殺、加工、接觸病死豬的人常常通過傷口感染,可引起人急性發病、死亡。

        1.1 鏈球菌有20個血清群,引起豬發病的主要是C群鏈球菌,同時也有D群與C群混合感染的報道。仔豬的死亡率達10%~25%,育肥豬的死亡率逐年升高,使全國的養豬業受到嚴重的威脅。

        1.2 自1998~1999年在江蘇省部分地區豬群中爆發流行由R-2型豬鏈球菌引起的鏈球菌病以來,近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廣東及東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與流行,而且危害越來越大,可引起人感染發病而死亡。

        1.3 本菌除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動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發病動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內臟器官及關節內均有病原體存在。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對病死豬的處理不當和運輸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傳播的重要因素。

        1.4 豬只不分品種、年齡、性別均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多發,潮濕悶熱的天氣多發的特點。

        1.5 豬群飼養密度過大,豬舍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氣候突變,轉群,長途運輸及其他各種應激因素等都可誘發豬鏈球菌病的發生與流行。

        1.6 在臨床上常見豬瘟、豬偽狂犬病、豬肺疫、藍耳病與豬鏈球菌病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這不僅使病情復雜化,而且增大了病死率和防治的難度。

        2. 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1~3天,長的可達6天以上。敗血型鏈球菌病:臨床上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型:發病急、病程短,常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或突然減食或飲食廢絕,體溫升高達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時內死于敗血癥。急性型:本類型多發生于架子豬、育肥豬和懷孕母豬,是本病中危害最嚴重的類型。多突然發生,體溫升高40~43℃,呈稽留熱。呼吸迫促,鼻鏡干燥,流漿液性或膿性鼻涕。結膜潮紅,流淚。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慢性型: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一肢或多肢關節發炎。關節腫脹,跛行或癱瘓,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腦膜炎型鏈球菌:以腦膜炎為主,多見于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如磨牙、口吐白沫,轉圈運動,抽搐、倒地四肢劃動似游泳狀,最后麻痹而死。關節炎型鏈球菌病:通常先出現于1-3日齡的幼豬,仔豬也可發生。表現為跛行和關節腫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體溫升高,被毛粗亂。

        2. 病理變化

        最常見的病理變化是腦膜、淋巴結和肺臟充血,尸僵不全,豬皮剝離后,可見全身肌肉似煮熟樣。急性敗血型常表現鼻、氣管、肺充血呈肺炎變化;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心包積液,心內膜出血;腎腫大、出血;胃腸粘膜充血、出血;關節囊內有膠樣液體或纖維素膿性物。腦膜炎型表現腦膜充血、出血,腦脊髓白質和灰質有小出血點,腦脊液增加;心包、胸腔、腹腔有纖維性炎。關節炎型表現滑膜血管擴張和充血,出現纖維素性漿膜炎,關節腫脹、滑膜液增多而渾濁,嚴重者關節軟骨壞死,關節周圍組織有多發性化膿灶。化膿性淋巴結炎型表現淋巴結腫大、出血,并伴有其他型病理變化。

        4.防治措施

        4.1 豬場應實行多點式飼養,堅持“全進全出”制度,防止各類豬只交叉感染,特別要注意母豬對仔豬的傳染。

        4.2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豬舍內外的環境衛生。豬舍要保持清潔干燥,通風良好,在飼料中添加“奧得曼A”,可有效降低豬舍氨氣濃度;減少應激因素,仔豬斷奶時添加“護仔康1號”,有效解決斷奶應激;豬群的飼養密度要適中;豬舍每周應堅持用百毒殺或菌毒敵等高效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

        4.3 清除外傷感染因素。仔豬斷臍、剪牙、斷尾、打耳號等要嚴格用碘酊消毒,豬舍和欄架應避免有尖銳物品存在,當發生外傷時要及時按外科方法進行處理,防止從傷口感染病菌,引發本病。

        4.4 清除傳染源。豬場嚴禁飼養貓、犬和其它動物,徹底消滅鼠類和吸血昆蟲(蚊、蠅等),控制傳遞媒介傳播病原體,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發生與流行。急宰豬或宰后發現可疑病變的豬屠體,經高溫處理后方可食用。

        4.5 提高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在仔豬、生長肥育豬日糧中添加0.25%“奧得曼A”,母豬、公豬日糧中添加0.2%“奧得曼A”,運用該產品,可以修復發病后造成的免疫損傷,同時可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特別是大幅提高血液中溶菌酶含量,顯著降低豬群感染該病的發病率。

        4.6 堅持免疫接種。豬鏈球菌為常在菌,在密集豬場常由于氣候突變或飼養管理差造成豬的抵抗力降低時較易發病。由于鏈球菌有好幾個菌株,所以不應隨便使用鏈球菌疫苗,而應根據自己場內鏈球菌病流行情況分離病源,使用自源性菌苗。可選用下列菌苗進行免疫。

        4.6.1 豬鏈球菌病多價滅活苗(包括β型豬鏈球菌和C群鏈球菌):妊娠母豬于產仔前20~30天每頭肌注5mL;仔豬于30日齡和40日齡各肌注3mL;后備母豬于配種前每頭肌注5mL。接種菌苗后,可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共同控制本病的發生,不會影響菌苗的免疫應答。

        4.6.2 豬敗血性鏈球菌病活菌苗:適用于健康豬群的免疫接種,弱豬及初生仔豬不應使用。使用時按瓶簽說明的頭份,每頭份加入1mL20%鋁膠鹽水稀釋液,充分搖勻后,每頭豬皮下注射1mL。注苗前后1周內,均不可使用各種抗生素,否則影響,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敗。

        同時在免疫前后10天在日糧中添加1%的“促免1號”,可增強免疫力,提高抗體水平,促進抗體提前生成,增強免疫效果。

         4.7不宰殺、不加工、不販運、不銷售病豬和死因不明的豬,不食用病豬和死因不明的豬肉,病死豬和死因不明的豬尸體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4.8發生本病時的防治措施

        ①. 發病死亡的豬只要深埋或做無害化處理,污染的圈舍、豬欄、墻壁、地面、通道、用具、工具等要徹底消毒,每周2次,直至控制疫情為止。同時在疫點出入口必須設立消毒設施,限制人、畜、車輛進出和動物產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運出。

        ②. 勤檢查豬群,發現可疑病豬立即隔離治療。未發病的同群豬只可用藥物預防,如用2%蒽諾沙星粉50g加入20L水中,讓豬持續飲用15d,也可用滅活菌苗進行緊急接種。

        ③. 可采用中草藥方劑(主要選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藥)防治豬鏈球菌病。早期使用清瘟敗毒飲治療,療效顯著;預防豬鏈球菌病可取藥方(每頭劑量):野菊花6克、蒲公英4克、紫花地丁3克、金銀花藤2克、夏枯草4克、大青葉3克,水煎取汁喂服。抗生素治療的同時,可配合肌肉注射板藍根注射液、清熱解毒注射液、黃連素注射液,可提高治療效果。

        ④. 西藥治療方法。主要是抗病消炎、解熱,同時注意對癥治療。
        a. 抗菌療法 ①氨芐青霉素,每千克體重3萬國際單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5天;同時配合慶大霉素1~2mg/公斤體重,每日肌注2次;②乙基環丙沙星,每千克體重2.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同時配合肌注頭孢噻呋,每千克體重5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③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07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同時配合肌肉注射板藍根注射液,每次每頭豬注射5~10毫升,每日2次,連用3天,能迅速改善癥狀。體溫升高者,肌肉注射安乃近或安痛定5~10毫升,每天2次,至體溫降下止。

        b. 對癥治療 對于有膿腫情況,在膿腫變大時可以切開排出膿液,用稀釋過的高錳酸鉀沖洗,涂上碘酊,注意消炎防止繼發感染;對于慢性關節炎型,需要耐心治療,一邊防止繼發,一邊治療調理,一般慢性關節炎型形成期為2~4周,因此兩三天治療無明顯效果,需要長期調理,以防繼發感染。

        鏈球菌前期用大量磺胺類藥物治療明顯,但要注意防止磺胺類藥物侵害肝臟,所以在使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的同時,飲水加入清肝利膽的中藥或西藥,以防肝腎負擔過重引起的不食尿黃等癥狀,并適當加入抗病毒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此外,鏈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可由動物傳染給人,也可由人傳染給人。引起人的扁桃腺炎、關節炎、淋巴結炎等,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飼養員、獸醫和豬場管理人員等接觸病豬及污染物時要注意自身的防護與消毒,嚴防被感染。

        5.小結

        該病因發病突然,病程急,病豬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再采取藥物治療,常常未等抗菌藥發揮作用,病豬已呈急性敗血癥死亡。因此,養殖戶應根據該病流行特點,在氣候多變天氣制定綜合防治措施。認真執行“預防為主,防重于治”,同時對全場豬進行豬鏈球菌病活疫苗免疫,切實加強豬場飼養管理,做好一切應對措施,減少該病的發生率。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2: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察隅县| 越西县| 修武县| 萍乡市| 林芝县| 余干县| 秭归县| 蒙城县| 紫金县| 灵石县| 威信县| 客服| 崇阳县| 思茅市| 绥化市| 胶南市| 石阡县| 金昌市| 宁陵县| 巫山县| 合作市| 滕州市| 罗源县| 浦县| 库伦旗| 邹平县| 大庆市| 务川| 阜平县| 遂溪县| 南岸区| 萝北县| 阿巴嘎旗| 乐亭县| 达日县| 渭源县| 凌云县| 古交市| 沙湾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