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北市場玉米價格持續走弱,市場主體對于價格后期不看好者居多。整體來看,目前華北玉米的價格弱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幾點:
1、華北余糧集中出庫
據了解,目前華北地區仍存有較高的玉米庫存,其中以河北玉米余量較多。由于今年當地貿易商多是在春節前后建立的貿易庫存,成本在2200-2250元/噸。隨后價格的持續走弱,導致貿易商難以順價出庫,因此大量的玉米積壓至今。目前河北南部主流的玉米銷售價格仍在2240-2270元/噸,略高于年初的收購成本,但是算上倉儲利息等各項費用后,貿易商出庫的玉米仍難以達到順價。雖然賠錢售糧,但是考慮到今年的高溫天氣,玉米不易存放,以及新作玉米上市在即,因此近期河北貿易商出現集中售糧的情況。
2、消費持續疲弱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
華北地區作為玉米下游消費的主要區域,是飼養與深加工行業綜合發展最發達的地區。今年兩個行業的終端產品同時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消費低迷現象。這主要受幾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由于今年國內經濟增速的明顯放緩,居民消費能力有所下降,玉米產業的終端產品需求也受到影響;其次,從去年底的“速成雞”事件,到今年3月的“黃浦江死豬”事件,再到4月的禽流感疫情,多重事件影響下,國內飼養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統計,上半年飼料產量同比下降約10%。另外,國內深加工行業在原料成本高位堅挺,產品銷售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已經維持了2年的虧損運行,今年情況比去年還要略顯不如,行業開工率同比下降1%-2%。在下游行業全線低迷的情況下,華北加工企業的采購量與采購積極性均有所下降。
3、南方銷區春玉米陸續上市,對于華北玉米需求下降
進入8月以后,兩湖、四川等銷區的春玉米已經陸續上市,雖然總量不大,但是當地飼料企業的采購更加多元化,并且階段性的集中供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當地企業對于產區玉米的依賴。再加上國內飼料需求的整體下降,導致目前銷區企業對于華北玉米的采購量有所下降。
4、對于新季玉米的看空預期較強,企業庫存普遍偏低
臨儲拍賣與進口玉米是目前市場看弱新季玉米的兩大主要因素。四季度進口玉米將集中到港,成本僅為2000-2200元/噸,雖然進口量僅有400萬噸,但是對于市場心態的影響較大。另外國家手中的3000多萬噸的臨儲玉米,何時投放到市場一直懸而未決,隨著12/13年度即將進入尾聲,這部分玉米將進入新季玉米的供應體系中。雖然國家已經公布了新季玉米的保護價繼續提高120元/噸,但是市場擔心國家是否還有足夠的庫容去收購新季玉米并承接市場價格。華北企業在上述略顯悲觀的心態下,庫存普遍偏低。目前當地的飼料與深加工企業庫存多數維持在15-20天,部分企業的庫存甚至低于15天。并且在維持此庫存水平的情況下,采取隨采隨用的采購模式。另外,華北地區的春玉米在9月中旬前后就可以批量上市,因此目前企業可謂是掰著手指計算著庫存消耗與新糧的上市時間。
綜合所述,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華北地區目前呈現出階段性的供需寬松的情況,玉米價格近期也將維持弱勢。
但是市場仍需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企業和貿易商都比較悲觀,所以出現了貿易商集中出貨,企業消極采購庫存偏低的情況,并且由此衍生出了供應階段性寬松的局面。但是考慮到本年度初期,華北供應了銷區一個月的玉米用量,以及今年飼料企業小麥替代量大幅降低,因此雖然去年華北豐收,但是整體來看華北地區仍然可能存在供應缺口,提醒華北企業注意調整庫存,避免年度末期出現供應缺口導致的價格波動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