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1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皮膚病探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8-21 10:05: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皮膚病探討

                                                                           (哈爾濱中科 楊洋)
    豬對分割皮膚的一些疫病較為易感,由于目前絕大多數養豬場飼養的豬皮毛稀少、皮膚為白色,豬只體表的病變易被養豬者所注意,因此識別和了解豬皮膚對從事豬病的臨床獸醫人員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引起豬皮膚病的病因包括寄生蟲、傳染性病原、環境或其它豬只引起的機械損傷和其他未明確的病因。
    1  寄生蟲引起的豬皮膚病
    1. 1疥癬 疥癬是由豬疥螨引進的當今集約化養豬場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以四肢、雙耳和軀干體表皮膚出現典型的慢性結痂性病變為特征,應用阿維菌素通過腸道外途徑給藥,療效顯著。但在疥癬感染的母豬群或育成豬群中偶見過敏病例。
        豬疥癬以皮膚瘙癢為特征,但應注意在無疥癬感染的豬群中,草螨也可引進瘙癢和易與疥癬相混淆的皮膚病變,需通過實驗室進行鑒別。然而從無疥癬豬只皮膚任意采集的碎屑中偶爾可發現其他動物(如鼠)的螨蟲,但這些螨蟲與豬疥螨難以區別。可它們并不移生或在豬只間傳播擴散。
    長效阿維菌素的問世有利于消滅豬群中的疥癬,無疥癬感染的母豬雙耳常可見大量的蠟樣物沉積。
    1. 2虱病  豬虱病是由豬血虱引進的一種皮膚病,目前在商品化豬場中罕見,但農家散養的豬群中依然存在。豬血虱較大,易被發現,多見于豬頸部,但有時易被誤認為是家蠅,仔細檢查便可發現豬毛上存在虱卵。至于疥癬,瘙癢是其主要特征:而虱病主要意味著豬痘的傳播,但目前認為這并不完全具有相關性。由于豬虱是一種吸血虱,因此它們是血液傳播病原(如豬附紅細胞體)的潛在攜帶者。
    1.3蒼蠅引起的疫病   豬場內常有各種不同蒼蠅,它們是疫病的機械傳播者,也可引起個別的咬傷,在炎熱季節豬只皮膚的咬傷更為多見。
    2  傳染性病原引起的豬皮膚病
    與傳染病相關的豬皮膚病或是全身性的,或是局部性的。任何敗血癥(如豬沙門氏菌病、仔豬格拉澤病、豬系列呼吸綜合征和豬瘟等)均可能導致豬皮膚變色、甚至壞死。豬丹毒雖較常見,但其典型的皮膚變色、甚至壞死。豬丹毒雖較常見,但其典型的皮膚異常菱形往往難以辨別。慢性豬丹毒病豬常表現皮膚脫落、耳或尾末梢脫失。
    2.1仔豬皮脂溢    最為常見的豬皮膚感染是由希庫斯葡萄球菌引起的佴豬皮脂溢(即滲出性皮炎),其感染形式多種多樣,有局部性感染,也有廣泛性感染;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在耳尖壞死的過程中也常有希庫斯葡萄球菌感染。豬只打架、豬舍設施或地面造成的皮膚損傷易引發豬葡萄球菌性皮膚病。有時在使用齒夾不當時,可能引發口腔壞死桿菌病。希庫斯葡萄球菌性皮膚感染多見于5日齡以上的仔豬,且不引起瘙癢。
    仔豬皮脂溢通常采用腸道外途徑使用氨芐青霉素或林可霉素,對于輕度感染病例,使用皮膚消毒劑或新生霉素也很有效。
    2.2豬痘   任何日齡段的豬群均有可能發生豬痘,也可能是先天性的,若未斷發仔豬皮脂溢,豬痘無多大臨床意義。
    2.3錢癬(癬菌?。?nbsp; 豬錢癬是最常見的一種豬皮膚病,是因與嚙齒動物接觸后感染石膏樣毛癬菌引起的,通常以皮膚出現明顯的感染灶為特征,但典型的病灶罕見。與牛接觸可引起疣狀毛癬菌感染,與貓接觸可導致犬小孢霉感染。在所有錢癬患豬很少出現瘙癢,因此治療是不必要的,也是無意義的。
    豬錢癬侵害各種日齡段的豬群,診斷時應與玫瑰糠疹相區別。玫瑰糠疹呈散發性,僅發生于個別豬只,而且是一種遺傳性疫病,常于6-8周齡時開始發病,不需治療到20周齡時便可康復。
    3  機械性損害引起的豬皮膚病
    豬接觸堅硬、粗糙的物體均有可能引起損傷,如泌乳母豬因體重減輕變得消瘦而易發生前軀皮膚受損、后肢摩擦導致的潰瘍和肉芽腫(與潰瘍性粘液囊炎相似)、高度集約化瘦肉型肥育豬場易發生的后膝潰瘍、仔豬的乳頭壞死、母豬先天性外陰腫大導致的外陰壞死等。對于以上這些病例,消除引起損傷的原因、改善環境條件非常必要。
    4惡癖引起的咬傷
    在任何飼養管理條件下的豬場,惡癖總是難以避免的,對獸醫人員來說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為了爭奪飲水、飼料和空間,豬只間常發生攻擊,表現為咬耳、咬尾和咬外陰部等。
    5其他引起的豬皮膚病
    5.1皮炎腎病綜合征  皮炎腎病綜合征是由Ⅲ型過敏反應引起的一種疾病,Ⅲ型過敏反應可引起抗原-抗體復合物阻塞腎臟和真皮內的毛細血管,進而引起腎小球性腎炎和真皮內出血。然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大腸桿菌、副嗜血桿菌或鏈球菌等  引起的散發病例或大暴發流行,均可能出現皮炎腎病綜合征。該病通常是致死性的,其預防取決于早期感染的確診和控制。目前,豬群中罕見這種綜合征。
    5.2曬傷  曬傷多見于春季和夏季,主要發生于放養的后備母豬,嚴重者皮膚出現水泡和潰瘍。生產母豬發生曬傷時常不能受孕。背部被曬傷的豬站立時背部傾斜,不愿活動,還可能出現跛行。
    5.3角化病  角化病多見于圈養母豬,主要發生于其北部皮膚,一般無瘙癢感,易與疥癬相鑒別。該病無臨床意義。
    5.4一過性紅斑  一過性紅斑主要由尿或其他化學物質所致的燒灼性疼痛引起,在屠宰時需要去除。長途運輸豬只時應保持清潔的衛生以避免尿引發一過性紅斑。飼養在惡劣環境條件下或在骯臟泥漿中打滾的母豬,其會陰部常出現紅斑。
    5.5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同種免疫性疾病,主要發生于2-5日齡仔豬,有時14-21日齡仔豬更易發生,是由于初乳中的母源抗體破壞血小板所致,一窩仔豬中一般僅有部分發病,但病死率很高,患病仔豬通常于其軀干腹側和后肢內側可見出血性淤斑、蒼白。剖檢可見心肌、腸道和體腔明顯出血。在診斷該病時,務必與急性細菌性敗血癥(如豬鏈球菌病、豬放線桿菌病)相區別。
    5.6上皮增殖性缺陷  上皮增殖性缺陷是侵害豬四肢下端和(或)北部皮膚的一種先天性遺傳病。除重度病例外,一般的病例均可治愈。從而避免創傷和惡性細胞吞噬癥。治愈的豬在屠宰時仍需切除結痂的部分。
    5.7贅生性皮膚病  贅生性皮膚病是一種罕見的侵害哺乳仔豬的遺傳病,主要發生于長白豬。若伴發巨細胞性肺炎,可使6周齡豬致死,因而易與豬皮脂溢相混淆。該病病變見于軀干,但在足部和四肢更多見。
    6  結語
    對于豬的大多數皮膚病,通常不需進行實驗室檢查,只需進行仔細的臨床檢查和借助豐富的臨床經驗,便可作出診斷。但對于一些病例,盡管了解其流行病學和治療措施等,進行實驗室確診仍是非常有益的,以上提及的這些豬皮膚病均不同程度危害豬只或豬群的健康,因此一旦發生某種豬皮膚病,應盡快采取適當措施以免造成損失。

                     健康養豬就選哈爾濱中科。QQ:2362478517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8-23 22: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2: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夏邑县| 乐平市| 星子县| 济南市| 和静县| 龙江县| 荃湾区| 长岛县| 崇州市| 兴安盟| 辉县市| 白银市| 桃园市| 上林县| 平安县| 江津市| 汤原县| 灵璧县| 深水埗区| 古蔺县| 股票| 北安市| 广河县| 中方县| 平安县| 新龙县| 汝阳县| 桦甸市| 文安县| 正定县| 疏附县| 浪卡子县| 黔西县| 扶余县| 双城市| 萨嘎县| 古交市| 张家港市| 岳普湖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