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時節,搶救母豬吧,熱應激和應對措施(欒德乾)
(欒德乾2011-3-25)
一、 熱應激對母豬生命系統的傳導影響
“應激”是指生物體面對變化和不利條件等壓力,所產生的逆境反應。
應激關系到“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等”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其中,神經系統起整合調節作用,內分泌系統起主要的執行作用。通過調動全身器官機能集中抵御應激危害或適應,從而獲得新的生理穩定與平衡。
適當和低度的應激可使機體逐步適應環境,生理穩定。如果應激過度時,就會使身體機能紊亂失衡,引起嚴重損害。有人說“應激是萬病之源”,雖有些夸大其詞,但實際生產中,應激造成問題確實是廣泛而嚴重的。應激是很多疾病和問題的真正根源,卻往往不為廣大養殖業者所認識。如:母豬在長時間、高強度的熱應激條件下下,將導致免疫力和繁殖機能受抑制和損害,加重了便秘拉干、產程長、MMA三聯癥、發情遲緩、屢配不孕等。嚴重的會導致代謝障礙,造成母豬休克、猝死等。
直接傳導方向:熱應激---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
間接不良影響:熱應激---...---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等
二、 母豬對熱應激的生物特性
1、 豬身體結構特點:豬屬恒溫動物,皮下脂肪厚,汗腺退化不發達,體內熱能散發較慢,因此豬很不耐熱。飼養實踐證明,豬生長發育需要的適宜溫度隨體重和年齡增加而下降,初生仔豬為27~29℃,斷奶仔豬為21~24℃,生長育肥豬為15~25℃,產仔和哺乳母豬為16~18℃。俗語講“大豬怕熱,小豬怕冷”。母豬體重大,脂肪層偏厚,散熱能力更差。經產母豬體重多種4、5百斤,散熱能力非常差,加上工業化養殖的條件導致心肺功能和體能不佳,熱應激的損害特別大,并影響深遠。
2、 不同生態條件下,豬對熱應激的調節與適應:【新生態養殖】強調尊重自然,豬是一個完善而高級的生命體,面對各種條件的變化,有其自身的調節適應能力。在此首先要考慮母豬在傳統生態條件下如何散熱的。自然放養與野生的豬,夏天往往一身臟泥一身臭糞,人們罵豬臟,實際上這是豬對熱應激進行自我調適的自然反應,除了喝很多水,通過體表的水分蒸發是豬在熱應激時最有效的調節方法了,其他途徑效果不大。傳統農業時代,豬圈中最不可少的就是里面要有水尿坑,膠東豬圈的兩個重要位置是,有一個高臺,向陽背風暖和,有一個較深的積糞坑,陰涼背陰。說是積糞坑,夏季里面多是水,有些臟臭。小時候以為豬就是吃屎的賤貨,天然愛臟。實際上豬是很愛干凈的,在豬圈中沒辦法,夏天很熱時,只有不斷地在水尿里打滾,才能散熱。同時渾身糊上一層臭泥臭糞,晚上也很抗蚊蠅叮咬。另外母豬還通過到處啃泥土(補充體液電解質等)和大量飲水來緩解熱應激。
但在現在工業化養豬的模式里,豬失去了自我調適的條件,像監獄里的犯人,在定位欄和產床上時,連犯人都不如。豬又不會說話,條件不合適,自己又動不了,只能干挨著。相同熱應激條件下,人的耐受力比母豬要強,人都受不了的情況下,母豬要嚴重得多。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豬是畜生,天生皮實抗造,其實在工業化的新條件下,更加脆弱。所以工業化養豬,要創造更嚴格更完善的條件和環境。
三、 熱應激對母豬的損害:“兩紊亂兩損害”:
母豬對溫度超過20℃就不適應,超過26℃時就受到熱應激的損害了,使其生殖性能、免疫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損害,34℃以上,則是強熱應激。
持續的、高強度地熱應激,會造成動物生命調節系統調節失效,最終導致各個生命系統紊亂,對于母豬講,內分泌紊亂、免疫抑制和破壞、生殖抑制等種種問題,在夏末秋初表現明顯,有一定滯后性。如果更為嚴重的熱應激,不能得到緩解,則會造成休克、猝死等。
(1) 熱應激造成內分泌紊亂:生殖機能的有序有效運行,依靠正常的內分泌系統地指揮和刺激,熱應激不只造成分娩步驟不同步,已發送早產、滯產,還會加重MMA,產后發情配種困難。
(2) 熱應激易造成代謝紊亂:熱應激易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如脫水)和呼吸型堿中毒(呼吸急促過度帶走體內的二氧化碳),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降低。可造成體液容量失衡、酸堿失衡、電解質失衡、滲透壓失衡等。
(3) 熱應激導致免疫機能損害:導致胸腺、脾臟和淋巴組織等免疫器官萎縮,抑制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的正常機能。
(4) 熱應激導致生殖機能損害:熱應激抑制生殖激素的生成,從而引起睪丸、卵巢、乳腺發育受阻和功能減退或萎縮,出現繁殖機能下降甚至不育。長期的強熱應激甚至導致母豬生殖器官退化或休眠。由于卵泡從原始卵泡發育到成熟排卵需100天左右,因此,熱應激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時間很長。
四、 熱應激對母豬損害的表現:
(1) 激化加重了【母豬分娩前后連環癥】:加重了已經豬場普遍存在的分娩前后連環癥,表現在產前厭食和便秘嚴重,產程普遍過長、羊水不足,產后普遍有子宮內膜炎、乳房炎和無乳癥,產后厭食奶水不足等。
(2) 低血鉀癥:電解質失衡導致母豬低血鉀癥,最先表現的是肌無力,心率加快,后可能出現麻痹、癱瘓,心律失常,甚至因呼吸肌癱瘓而出現呼吸驟停。通常表現:輕的,分娩無力、時間過長,分娩后程的仔豬多有憋死;嚴重的母豬猝死,很多出現在趕產床和分娩時段。
(3) 導致后續的【母豬秋后繁殖綜合癥】:強熱應激導致卵泡等生殖器官退化或萎縮,甚至休眠。普遍地出現秋后繁殖綜合癥。具體表現:夏季熱應激后的母豬,普遍發生發情遲緩,部分屢配不孕。如不能正確認識到熱應激這個根源,事后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彌補秋后繁殖綜合癥帶來的損失。所謂的技術手段基本沒有效果,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況恢復和生殖修復才能逐漸好轉。有的恢復期長達半年,甚至終生不孕不育,只有淘汰。
五、 【母豬熱應激】的九條保護建議
(1) 保護體液平衡:使用【金可耐】等專業化的體液保護劑,保護代謝平衡。
(2) 堅持免疫保健:使用【加美利佳-免疫保健】技術措施,保護母豬免疫機能。
(3) 保證足夠的清涼潔凈的飲水:夏季最適宜母豬飲用的水溫是10OC,通過大量飲水,帶走大量體熱,高溫時節料水比可能提高到1:5以上。
(4) 植樹造林:高達喬木,如梧桐樹等,夏季形成的樹蔭,遮在豬舍上方,高度不影響通風。白天屏蔽太陽直射。可使豬舍內溫度降低50C以上,而且減少建筑物熱儲,晚上散熱快。
(5) 豬舍改造:給與一定的自我調節空間,如泥水坑等
(6) 通風強化:夏季室內外空氣交流不暢,可借助機械通風等,使夜晚的溫度降下來,使熱應激有一些緩和。縱向通風是好辦法。
(7) 提高飼料濃度:提高脂肪的添加量,減少因采食量下降造成的體況損失。
(8) 淋水降溫:對于產床、定位欄時的母豬,更缺乏調整手段,溫度更高時,可采取肩頸部滴水降溫的措施。
(9) 改變管理:避免中午等高溫時段趕豬、打苗等應激活動,盡可能利用早晚清涼時段,也可多喂一些青綠飼料。
六、 解決母豬熱應激的兩個關鍵措施
1、 減少熱輻射:所有熱應激方式中,熱輻射是對母豬危害最大的。經產母豬體重多種4、5百斤,散熱能力更差,體積龐大,太陽光磁波的間接照射,好比看不見的微波爐,母豬內部加熱嚴重,更加難以調節。母豬皮膚灼燒,躁動難耐。
我們建議把熱輻射作為熱應激的主要方向來解決。如果有空調降溫,封閉窗戶當然好,但有副作用,比如缺乏光照,內分泌會更紊亂;濕簾降溫等空調措施,造成濕度較大、病原體繁殖等問題;
我們多年的服務實踐,認為豬舍前面種植高大茂盛的喬木對解決熱輻射應激最為有效,不斷厚廣的樹木陰涼下的氣溫至少低3度,主要是90%的熱輻射被屏蔽掉了。喬木種植來不及時,可以先掛遮陽網,遮陽網不是遮住房頂,而是遮住窗戶前面至少3米的空間。
2、 體液平衡是母豬應激的核心環節:
筆者認為在母豬熱應激反應鏈中,體液平衡處于核心環節。如果體液平衡被打破,則引發代謝紊亂,損害將使持久和嚴重的,尤其對母豬的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使毒素解排不暢,損害了肝腎功能。并易引發低血鉀癥等;導致食欲降低、營養代謝效率低下,母豬體況下降。【新生態養殖】認為,體液平衡保護好了,向后大力支持了免疫機能和繁殖機能的恢復與健康運行,反過來又向上穩定了內分泌-神經系統的安定和機能的正常運行。
七、 【金可耐•體液平衡保護技術】是緩解熱應激的最有效方法
這是一個緩解母豬熱應激的好特別技術,【金可耐•體液平衡保護技術】:超過28度母豬每天5-10克;超過32度,每天10克;分娩前15天每天10-15克;分娩后15天每天15-20克;夏季高限,其他季節低限;
這項技術不僅緩解熱應激,而且保障了母豬代謝,解決了產程過長問題,連帶關聯的子宮內膜炎、乳房炎和無乳癥等都預防得非常好;我們服務的豬場,母豬羊水很足,全年分娩都快,像下餃子一樣,幾乎都在1小時內結束戰斗,奶水也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