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草山坡放牧養牛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7-26 12:3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合理選擇放牧草場

      南方土地肥沃,光熱水充足,適合牧草生長,草場具有多樣性,分為山地草甸草場、山地草叢草場、灌木草叢草場、疏林類草場、灌叢類草場及農林隙地類草場,草場級別差異較大。南方多山地丘陵,地勢不平,而且往往草、林、農交叉,草場分散零星。根據以上特點,結合牛的生活習性,合理選擇適宜放牧草場。一般選擇成方連片草場,小的牛群也可以選擇農林隙地類草場;草場植被條件好,產草量高;草場坡度要低于35度,坡過陡,不利于牛的采食,且易摔死牛;盡量不選擇山間洼地,或者適宜種植水稻的水田,若如此,牛易陷進去,于牛不利,草場耐踐踏性差,破壞草的生命力。

      1、確定合理的放牧季節、時段和方法

      根據湘中地區氣候情況,適宜的放牧季節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11月底,全年放牧時間7個半月。開始放牧時間和收牧時間,要根據不同地區氣候和草場情況而定。

      每天放牧2次。第一次:早上6.00--9.00點,3個小時;第二次:下午16.00--18.00,2個小時,全天放牧5個小時。每天放牧時間還要根據草場情況和牛的采食情況而定。牧草生長茂盛,則減少時間;牛吃飽后會自動回牛場,放牧人員要遵從牛的意愿,不能勉強放牧時間。

      霜期過后,牛吃露水草有益,長膘快。但開春牧草鮮嫩,含水分高,纖維少,大量采食,腸胃不適,易引起拉稀,如果過量采食苕子、紫云英、白三葉等豆科牧草,會在瘤胃內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臌脹病,為避免拉稀漲肚,在開始放牧的前15天左右,每天第一次放牧前,先喂干稻草至半飽,然后在放牧。

      秋季牧草變老,水分減少,干物質增加,適口性下降,易增加第一次放牧時間,減少第二次放牧時間。

      到了霜期,要霜化后才能放牧。

      2、適宜的選擇品種與牛的類型

      南方草山草坡往往比較陡峭,坡度較大,非人工種植的原生態草場,草的生長情況不一,不是所有品種和牛的生長階段都適合放牧。

      一般來講,南方本地牛、安雜牛等更適合放牧。南方牛個體小、蹄質堅實、四肢強壯、性情活潑、行動敏捷、能上山爬坡,適應山地放牧。大型品種,如西門塔爾、夏洛萊等在山地放牧適應性就較差。

      育肥牛對營養要求高,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運動,加之南方草場質量不高,不適于放牧。若是草產量較高的人工草場,也可以放牧育肥。

      放牧牛主要是母牛和育成牛,南方草山草坡原生態草場基本適應母牛、育成牛的營養需要。母牛懷孕到8個月時不再放牧,否則易流產。母牛產后前2個月不適宜放牧,因為此時若帶犢放牧,犢牛易受傷,不帶犢牛放牧,母牛采食不安心,屢屢跑回牛舍,很難管理。

      3、實施輪牧和分群放牧

      非人工種植的放牧草場屬于原生態草場,二、三級草場居多,牧草種類禾本科占60%左右、雜類草30%左右、豆科牧草10%左右,產草量參差不齊,載畜量差異較大。南方屬于黃壤或黃紅壤土質,通透性不如沙質土,經踩踏后易板結,野生牧草耐踩踏性比較差,在同一地塊上放牧時間過久極易造成草場退化,為此,要根據草場情況確定載畜量,并采取輪牧措施。一般性草場,1頭牛/7-8畝,將草場隔斷若干地塊,每塊牧草放牧3-5天,然后輪牧到其他地塊,讓牧草休養生息,恢復生長。

      放牧牛采取分群措施,避免公母牛、大小牛混牧。可以將放牧牛群分為育成牛群、空懷及懷孕前期牛群、帶犢牛群三大類,分群放牧。

      4、放牧牛的管護

      (1)合理配置放牧人與放牧牛的比例。在大規模草場上,每人可以放牧200頭左右;在小型牧場,特別是山坡地草場,每人放牧50頭左右。

      (2)人隨牛走,任牛采食,人與牛保持10米左右距離。在牛沒有出現啃食莊家、樹木等情況下不趕牛。

      (3)遠離噪聲較大的地方,在草場附近不能放炮開山,為牛創造一個安靜的放牧環境。

      (4)及時觀察發現牛的采食情況,判斷牛的采食量,當發現牛主動回牛舍時,說明已經吃飽。注意對個別牛的觀察,及時發現發病的牛。注意天氣變化,發現天氣異常,及時收牧。特別注意觀察發情動態,出現爬跨、穩欄等情況及時記錄,告訴技術人員適時配種。

      (5)在比較大或者離牛舍較遠的草場,安裝補水設施,供牛及時飲水,飲水設施宜安裝在樹蔭下,可以乘涼飲水兩得。

      6、采取放牧與補飼相結合措施

      放牧養牛是經濟有效的飼養方式,但枯草季節、惡劣天氣不能放牧,草場質量不好時牛吃不飽,這些情況均需要補飼。補飼分為季節性補飼和臨時性補飼。

      季節性補飼主要是枯草季節。在枯草季節,采取舍飼,每天喂2次,上午6:00—9:00,下午3:00—6:00。育成牛每天補飼稻草3公斤、青貯5公斤、配合精飼料0.8公斤;空懷及懷孕前期牛每天補飼稻草4.5公斤、青貯4-5公斤、配合精飼料1公斤。

      臨時性補飼主要是在放牧季節,天氣不好,或者草場質量不好,需要補飼。遇到下雨天不能放牧,把儲備的稻草、精飼料放到牛舍內飼喂,育成牛稻草每次飼喂2公斤、精飼料喂0.2公斤,空懷及懷孕前期牛稻草每次飼喂3公斤、精飼料喂0.4公斤。草場質量不好時根據牛采食程度及膘情,適當補飼稻草及精飼料。

      7、放牧牛疫病防治

      放牧牛群風吹日曬,有時淋雨易患感冒,草叢中蜱蟲多,易患蜱病,從而引起焦蟲病,草場地勢陡峭,石頭多,經常引起外傷。

      感冒。用30%的安乃近20~40毫升加入青霉素400~640萬單位,進行肌肉注射,每天2~3次,兩天即可痊愈。

      蜱蟲病。對全群牛使用伊維菌素按0.02 ml/kg皮下注射或用敵百蟲配成 2 %溶液噴灑體表,每天一次,連噴2天,并對牛舍清掃消毒。

      焦蟲病。對發病牛用血蟲凈按每千克體重 7 毫克,配成 5 %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 1 次,連用3天,最多不超過5天。

      外傷。小傷口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再用絡合碘進行消毒,然后撒上消炎粉。大傷口消毒后要縫合,并注射精制破傷風抗毒素1.5—3萬單位,以及抗菌素等藥物。

    信息來源:牛e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1:4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潢川县| 双辽市| 阳新县| 临夏市| 晴隆县| 剑阁县| 合肥市| 六枝特区| 南涧| 满洲里市| 高陵县| 合山市| 洱源县| 广饶县| 芜湖县| 康平县| 贺州市| 柳河县| 米易县| 屯门区| 兴城市| 罗田县| 陆良县| 饶平县| 贵州省| 巴青县| 容城县| 拜城县| 中牟县| 南宫市| 东源县| 木兰县| 土默特左旗| 济南市| 阳朔县| 兴国县| 荆门市| 铜川市| 保定市|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