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炳欣 于 2013-7-13 12:06 編輯
2671210_145852183000_2.jpg (454.39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7-13 11:26 上傳
做品管的都感覺品管很難做,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作為品管負責人更是難上加難,有時候感覺干品管工作就像是人生一樣,每一步走的都很艱辛,大多飼料企業品管是不帶來任何經濟效益的,而品管做的人都是很剛正,在遇到不平等的事的時候容易爆發,換工作的頻率較快。
中小飼料企業品管難點
1、品管一般都是外人,采購、財務、銷售一般都是老板的親屬
很多中小型飼料企業的品管或者技術幾乎都是外人,當采購購進一批原料的時候,如果不合格,退貨的難度非常大,很難有效實行退貨制度,如果退了貨,可能惹火上身。而集團性企業,分公司品管部經理一般是由總部直接領導,對于采購原料的質量有一票否決權,很多集團公司品管說,我們的原料供應商,只要想讓我們采購他們的原料首先得有抵押金,如果有摻假,或者質量不合格,這個抵押款就扣除,這樣大大降低了原料質量不合格的幾率,在生產環節中,如果有一項影響我品質的時候,不管在生產什么飼料,生產到什么程度都馬上停止,解決影響品質的原因之后再生產。其實有很多時候并不是這個品管厲害,而是公司賦予了品管這個權利,所以品管才有這樣的做法,相對于中小型企業這樣的太少。有時候并不是品管這個人不行,而是老板對于質量的重視程度,小公司一樣出來大品管。如果中小型企業品管樹立自己的地位,老板重視,品管可以達到無任何理由退貨,往往憑的是感覺,但是前期很簡單,后期很輕松。
2、原料應急比較大。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原料緊缺的時候,而且客戶要料比較緊急,這個時候對于原料質量的把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很多大企業的笑了,不會提前購進原料,庫存不足了還不購進,小企業哭了,沒那么多錢。這樣的情況很多,大大的約束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一人多職,化驗員,品管,技術幾乎一人
當一個人白天做現場品控,生產結束的時候把當天用到的原料點庫,晚上把白天購進的原料化驗結束,按照配方把當天的耗料記錄給保管,財務、自己下一下庫存,算下明天食堂的菜是不是夠。這樣的情況存在。
4、沒有扣款機制
作為品管部,化驗室是很重要的一個部門。在集團性企業,如果原料不合格,沒有達到理化指標,而且又在收貨范圍之內的原料,會有一項扣款制度,這樣的化驗室每天給公司創造的效益也是非常大的。
5、檢測設備幾乎擺設
國家硬性指標規定的化驗室檢測設備,很好,很有必要,但是這些檢測設備能不能做到有效的利用是個關鍵,由于人員的短缺,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化驗設備的合理利用,最后就成為擺設。
6、制度不健全
對于管理制度百度都可以下載,關鍵的制度是一些細節的制度,大型集團企業做得就非常到位,每一個細節都有一項規章制度,按照制度遵守就可以了。集團性企業每一個托盤飼料中間的間隔都是有標準的,如果不達到標準就可以直接告訴生產,集團的要求是20厘米,現在是30厘米,要求改善,所以車間里面非常整潔,中小企業只能要求物料擺放整齊一些。
7、老板的思想
老板對于質量的思想都有,每當利潤來襲的時候,這個思想就不見了,所以解決老板的思想是重中之重,對于品管人員的信任,相互的信任是品管人員放手工作的基礎,因為質量管理部門的工作涉及到各個部門,并且要通過各個部門的工作來實施,如果沒有最高管理者的信任,A部門進一言,B部門告一狀,C員工是最高管理者夫人的親戚,訴訴苦吹吹枕邊風------,最高管理者對品管負責人產生這樣那樣的看法,就不能客觀地看待質量負責人提出的方案和問題。同時,信任也包含容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品管的人,長期面對的是與產品質量相關的問題,多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又有人說,有多大的才氣,就有多大的脾氣,有一定才能的人,多有常人看似孤僻或清高的個性,而這些是一般的最高管理者這不喜歡的,到了最高管理者的位置的人,聽的多是奉承諛美之詞,看的多是畢恭畢敬,如何能接受有一定才能的品管人員的態度和處事方式,也是關鍵的。所以,一個企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品質管理系統,最高管理者和品管負責人的互相接受,建立心照不宣的信任關系,是前提條件。
集團性企業品管難點
1、人事斗爭
做技術品管的人,在集團性企業一般死的都很慘,得罪人多,生產部人最多,財務部最有權,采購部錢最多,品管部死最慘。而且各個部門都不愿意和品管部建立友好的關系,采購部想和品管部建立,但是總裁不會讓的,要不是化驗室有年輕好看的小姑娘,其他部門真的不希望有這個部門存在。如果在這個集團辭職后,會背負一系列的罵名,你做過沒做過的都做過,再回到這個集團的希望渺茫。
2、限制較多
每當坐在辦公室打開閱覽器,都是集團的主頁,想和外界有一些了解很難,要不是現在手機功能這么強大,想上個QQ也是很難的,培訓會只能參加公司內部的,洗腦,洗腦,再洗腦。
3、復制今天
每天做的品管化驗工作幾乎同樣,做完工作以后填各種表格,從電子表格,到集團管理軟件,填個遍,無紙化辦公,交流也相應的減少,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不和任何一個人說話,這個工作一樣可以完成。
4、固化思想
對于集團要求的規章制度做,一步步來,一天很快過去了,當有一天因為各種原因你要離開這個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我離開了這里,我什么都不會,對于個人可能是個壞事,但是對于集團這絕對是個好事。
品管難做,但是我們依然還要做下去
感悟: 1、許多品管抱怨老板不重視自己,其實任何一個部門的地位都是自己干出來的。品管的領導強,說話到位,解決問題快,執行快,比生產強,那么老板自然就重視。老板不會重視哪個部門,老板重視的是部門的管理者。你做的好,他就把許多工作交給你,你的權力就越來越多了。 2、品管的最終目標是幫老板賺錢,如果僅停留在控制質量上,就錯了。許多抱怨者都是地位比較低的干部,看不到公司的決策。老板考慮的是賺錢,品管是保證他賺錢的手段。品管的任何決策要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為基礎,不能一談質量控制就要增加成本,就要花錢,就要慢點干。這樣的話,老板當然不樂意。所以好的品管能做到多快好省的方法來達成他的質量控制目標。這也要求品管要懂生產,要懂成本,要懂操作。 3、質量是越好越好嗎?好到什么樣是個極限。所以做品管的要懂得質量要夠用,不要濫用。比如鞋底的質量耐磨1萬公里和10萬公里,對一個人來說,沒有什么意義,誰也不會走1萬公里(運動員除外),但是付出的成本可不一樣。如果做品管的非要追求10萬公里,肯定被老板開回家。一般來講,只要沒有客戶投訴,質量就差不多了。 4、做品管也是做人,做人一定要做好。否則,沒有提升,更沒有加薪。
品管應具備的處事原則、思路、理論與方法、責任
1、三不放過原則
事故原因沒有查清楚不放過; 責任人和周圍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沒有落實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2、處理問題的思路:
問題發生是因為沒制度規定此事——制定制度以預防在發生;
此事有制度規定但出現特殊情況制度中未涉及——完善制度以約束特殊情況;
此事有制度有規定,未執行——追究當事人責任,并舉一反三,殺雞駭猴。
3、一些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
1)5W3H1S
What:何項工作發生了何問題
Where:問題發生的地點
When:問題發生的時間
Who:問題的責任人
Why:發生問題的原因
How:如何解決食品伙伴個性空間
How much:同類問題發生有多少
How much cost:造成多大損失
Safety:有無安全保障及可靠性保障
2)5M1E
人----最具可塑性,最具變化性,最不易控制
機---設備
料---原料-輔料-包裝物料——品質/安全
法---加工工藝,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環---環境,設施,衛生狀況——ISO、PRP、OPRP、5S管理因素---人的綜合作用
3)“PDCA”循環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行動)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4、責任作為一名品管員,有公司授予的權利,也有在這種權利下的責任,作為品管員,應該:——經常巡視現場,全面了解現場,預防錯誤發生;——持續改善,靈活運用各種品管手法;——堅持原則,注意彈性,善于交流、溝通;——以事實為依據,以數據說話,不要“大概加可能”;——凡事多問為什么?然后“PDCA”循環;——把握“5M1E、5W3H1S”,事事尋找原因,尋求方法。
寫點自己的想法,只是我經歷過的,很多不對的地方,請諒解。
該貼已經同步到 于炳欣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