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手報道] 冠菌道對仔豬病毒性腹瀉的有效防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6-14 14:3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仔豬腹瀉病卷土重來。呈暴發性流行,發病面積廣,疫苗接種后的免疫效果差,疫情反復發生。豬場哺乳仔豬、母豬、保育豬、肥育豬先后全部發病,7日齡內的哺乳仔豬死亡率甚至高達100%,不少豬場產房無仔豬。其他日齡豬發生腹瀉,雖然死亡率低,但飼料報酬降低,影響生長速度和出欄時間,抗病力也降低。
    一、病因及流行特點
    關于仔豬腹瀉的病因,業內眾說紛紜。筆者認為,造成當前仔豬腹瀉和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流行性腹瀉病毒(含變異新毒株)和傳染性胃腸炎這兩種病毒分別先后單獨感染或混合感染而引起的。有的豬場病程持續3個月之久,連綿不斷。今年3月以來,天氣雖然轉暖,但仍然有豬場開始發病,其他因素如天氣寒冷、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性疫病(如豬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也可誘發和加重病毒性腹瀉的發生。
    二、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22-36小時,比傳染性胃腸炎稍長,仔豬最早于2日齡發病。本病最主要的癥狀是水樣腹瀉,和豬傳染性胃腸炎極其相似,傳播速度相對較慢(通常需要4-6周才能感染不同豬舍的豬群,甚至有的豬舍的豬群仍未感染)和哺乳仔豬死亡率稍低。哺乳仔豬感染后,厭食,精神萎頓,在吮乳時突然嘔吐(但不是所有仔豬都有嘔吐癥狀),接著出現腹瀉,腹瀉開始時排灰黃色或灰色黏稠便,并快速發展為劇烈水樣腹瀉,氣味腥臭,體溫正常或稍高(38.5—40.6)。水樣腹瀉導致仔豬嚴重脫水和畏寒,迅速消瘦,運動僵硬,最后體溫下降衰竭死亡。
    一般情況下,7日齡以內仔豬,常持續腹瀉2-3天后因脫水而死,死亡率有時高達100%,10日齡內死亡率達80%。15日齡以上的仔豬死亡率相對較低,一般不超過30%,日齡較大的仔豬多數在1周后康復,但耐過的豬體質虛弱,被毛粗亂,生長發育受阻。保育豬、架子豬、肥育豬和母豬急性暴發時,1周內全群都可出現水樣腹瀉,糞便呈水泥漿樣。常見精神沉郁、厭食。在育肥后期,流行性腹瀉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傳染性胃腸炎引起的更為嚴重,體重迅速減輕,但通常具有一過性特點,大多數經4-7天后不治自愈,僅有1-3%的豬急性死亡。母豬常與仔豬一起發病,一般表現為厭食,水樣腹瀉或排軟便,可很快自愈;有的乳房蔞縮和產奶量減少;有的僅表現短暫的食欲不振和嘔吐,也有的甚至不出現腹瀉癥狀。暴發過急性腹瀉的豬場,仔豬在斷奶后2-3周可能出現持續性腹瀉,新引進的豬只也可能相繼發病。
    三、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多發生于寒冷季節,各年齡段的豬都可發病,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臨床癥狀(嘔吐、水樣腹瀉和嚴重脫水)和剖檢變化(小腸膨脹,腸壁菲薄內有大量水樣液體)可以做出疑似診斷。本病與豬傳染性胃腸炎十分相似,確診必須依靠實驗室診斷技術:病原學診斷、免疫熒光抗體染色檢查、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
    四、哺乳仔豬治療方法
    目前本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抗菌藥物可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加強護理、提供充足飲水和采取對癥療法,可防止哺乳仔豬脫水和酸中毒,減少死亡,促進康復(僅供參考)。
    中藥微生態預防保健方案:
    1)應用冠菌道-活菌包被腸溶膠囊,恢復消化功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修復受損腸粘膜。飲用或灌服口服補液鹽。
    2)“本草倍利康”飲水至出欄。
    2)斷奶-30公斤,“豬康肽”與“清瘟豬肽”交替使用,0.5%拌料,每月三次,每次三天。
    五、綜合防控
    做好疫苗免疫接種
    目前尚未研制出變異了的流行性腹瀉新毒株商品化疫苗。可選用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二聯弱毒活疫苗或滅活苗(弱毒活疫苗優于滅活苗),也可選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和輪狀病毒三聯弱毒活疫苗。推薦的免疫程序是:
    1生產母豬:9月底或10月初,先首免1次,然后于產前20-30天加強免疫1次,可通過母乳使仔豬獲得被動免疫,防止相關病毒性腹瀉的發生。
    (2)后備母豬群:9月和10月普免2次,然后在產前20-25天再加強免疫1次,提高初乳中抗體水平,為哺乳仔豬提供更長期的被動免疫,并要保證吃足初乳。同時,對初產母豬還要接種好仔豬大腸桿菌病多價基因工程疫苗,以減少細菌性因素的危害。
    (3)生產公豬:9月和10月普免2次。
    (4)仔豬:9月底或10月初,對全場所有的越冬仔豬普遍免疫1次(11月底能出欄的肥育豬可不免),間隔3-4周再加強免疫1次。
    加強各項生物安全措施
    通過疫苗接種只能減少易感豬群的數量,不能過于倚重疫苗。還必須嚴格封閉豬場,并做好滅鼠、除蠅、驅鳥等工作。加強平時的清潔衛生、嚴格消毒,切斷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堅持自繁自養,嚴防從發病豬場引進處于潛伏期或排毒、帶毒的種豬,引種后至少隔離飼養1個月后無病方可混群。規模化豬場最危險的傳染源是來自場外的運豬車輛和出豬臺,有條件的豬場應在遠離出豬臺的地方建一個固定的車輛消毒場地,并配有車輛清洗、消毒設備,清洗后用3%火堿水加強車輛消毒。飼養人員不得進入出豬臺,每批豬出售結束后應立即組織后勤人員對出豬臺徹底消毒。病死豬應深埋或無害化處理。
    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
    小豬出生后6小時內要吃足初乳,以提供母源抗體保護。盡量實施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至少保證產房和保育舍全進全出,寒冷季節要做好防寒保暖,同時要保持干燥。嚴把飼料原料采購關,不飼喂發霉飼料,飼料中應添加“霉立肽”。
    流行性腹瀉暴發時的應急處理
    1對已發病的豬場,可選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弱毒活疫苗或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弱毒活疫苗,對臨產前20天以上的未腹瀉的懷孕母豬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必須后海穴注射,同時灌服“冠菌道”每天2
    2對已發病豬場的初生仔豬實行乳前免疫,即沒吃初乳前先免疫,分別口服和注射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弱毒活疫苗,或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活疫苗0.1頭份(稀釋好的疫苗要在1小時內用完),1小時后再吃奶;對2-3日齡仔豬可分別口服和后海穴注射0.2頭份,同時灌服“冠菌道”每天1。可有效減少腹瀉造成的損失,即使出現腹瀉,癥狀也較輕微。
    3立即隔離病豬,用3%火堿水消毒豬舍、運動場、用具、車輛等,嚴禁飼養人員竄舍,以防交叉感染。
    4人工感染妊娠母豬。對于流行性腹瀉變異株、嵴病毒、杯狀病毒、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腹瀉,目前尚無商品化疫苗,對于因未免疫或者免疫失敗造成病毒性腹瀉急性暴發的豬場,為將哺乳仔豬死亡率降到最低,可對11月至3月期間分娩的、臨產前半個月以上的懷孕母豬或空懷母豬進行強毒人工感染——“返飼法,將含有病毒的病豬的糞便或采集2-5日齡發病癥狀典型的小豬的小腸包括內容物剪碎后(發病24小時內采集的病料最佳)拌在飼料里飼喂空懷或懷孕母豬,或將發病小豬的小腸結扎后連同腸內容物加適量的生理鹽水,用不能加熱至沸的那種普通豆漿機制成勻漿飼喂母豬(1頭仔豬的腸管可返飼3頭母豬),連續飼喂2-3天,間隔3周后再返飼1次。母豬經感染后15天便能激發母豬產生抗體和乳汁免疫力,并通過初乳傳遞給哺乳仔豬,仔豬經被動免疫后可持續到斷奶而不發病,并能縮短本病的流行時間。對臨產15天的懷孕母豬只能返飼1次。返飼法有一定的散毒風險,可使得強毒持續存在,成為重要的傳染源,這是一種亡羊補牢,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辦法。提示注意對于臨產15天以內的母豬不能采用此法,因感染后15天內的乳汁帶毒。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乌鲁木齐县| 辽宁省| 新源县| 定州市| 阿坝县| 青神县| 长岭县| 盐源县| 当涂县| 体育| 万宁市| 莱阳市| 乌审旗| 左贡县| 武鸣县| 华安县| 天气| 广昌县| 阜阳市| 宜章县| 浑源县| 长海县| 望江县| 邳州市| 浦县| 梨树县| 凤冈县| 丰县| 南昌市| 丹巴县| 上高县| 洛扎县| 泽普县| 鹤壁市| 津市市| 花莲县| 黄浦区| 青田县| 三台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