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8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泰國專家稱藍耳疫苗不宜過度接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6-7 11:1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6月4日,在《2013年江蘇南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四省大客戶高端論壇》上,泰國豬病控制專家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獸醫學高建華(Dr.KhampeeKortheerakul)教授提到,如果能夠做到提高母豬每胎斷奶活仔數,即便母豬數量不變,行情不好時豬場依然可以熬得住。對于國內目前“仔豬出生7天內免疫”及“三個月普免一次藍耳苗”的做法,高表示這種做法不好,不利于豬場藍耳病凈化,屬于過度免疫。
      提高斷奶活仔數,首要面臨的就是豬瘟、藍耳、偽狂犬、腹瀉等疾病的挑戰。這其中,病毒藍耳病是首要的防治對象。高建華認為,很多豬場在仔豬出生7天內注射疫苗,嚴重損害了豬的免疫系統,導致豬場持久性病毒血癥存在,這也是豬場藍耳病凈化的最大難題。
      高介紹,由于藍耳病毒在血液中長期存在,最終滲入各大組織器官,難以清除,進而導致豬場藍耳病的零星持續散發。持續散發的藍耳病毒通過水平傳播感染懷孕母豬,懷孕母豬再通過血清傳播(垂直傳播)傳染給保育舍的仔豬。保育舍仔豬大量的繼發感染導致慢性癥狀,最終在18周齡(50-60公斤體重)豬群產生“中大豬呼吸道綜合癥狀”(PRDC)。懷孕母豬、保育豬、中大豬不斷地排毒散毒,導致藍耳病在豬場循環傳播,持久存在。
      因此高認為不能過度宣傳疫苗的作用,中國三個月一次普免藍耳苗的做法已經過時。他表示,如果不控制疫苗尤其是活疫苗的頻繁使用,豬群總的免疫系統就非常脆弱,農場中始終會有多種藍耳毒株存在。“如果野毒入侵,豬場很快就會爆發藍耳病。”
      他還指出,藍耳病毒逐漸適應了普免和不規律的頻繁疫苗接種,很多后備母豬帶毒。這些母豬的頭胎仔豬都可能發生藍耳病感染的臨床癥狀,并且向環境排毒。臨床上可以采集14-21日齡仔豬樣品,進行仔豬血清、口腔液的檢測。“新生仔豬如果陽性,必然是從懷孕母豬血清傳播帶毒。”再加上豬場不斷有新的后備母豬進入,導致其他毒株入侵,使豬群發病死亡率一直上升到20%-30%。
      高建華建議,對藍耳病的免疫重點放在后備公母豬階段,從祖代甚至曾祖代就開始著手清除藍耳病毒。他推薦在注射一到兩次活疫苗后,將藍耳敏感豬群淘汰,并建議借鑒泰國豬場“后備母豬注射兩種活疫苗,經產母豬注射滅活疫苗”的經驗,一方面活疫苗可以保證高免疫效率、后備母豬有更高的母源抗體;另外一方面,經產母豬使用滅活疫苗,也會使后面出生仔豬的藍耳發病帶毒量更低。
      對于高建華的以上論斷,廣東高州市順達豬場有限公司的蔣小龍表示,國內藍耳病免疫基本全部使用活疫苗,并沒有區分養殖階段。而且,注射間隔三個月一次,是否屬于過度免疫,他對此持保留意見。“藍耳免疫方案不少,要視自己豬場情況很定,有靠經典毒株實現凈化的,也有完全不打疫苗的,防疫方案并不固定。”
      與高建華觀點一樣,江蘇南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海蓉也建議養殖戶不要過度相信疫苗,他表示,打不打疫苗、打什么毒株的疫苗確實不是固定的,一個毒株在機體里面占主導地位,其他毒株就很難增殖,同理,一種弱毒株在豬群中占據主導地位后,即便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它復制的數量也不足,致病性也就相應降低。因此,何海蓉建議,如果養殖戶不能確切清楚自己豬場的主流毒株與野毒,應選用遺傳順序接近、毒價高、交叉保護效果好的毒株,并采用綜合性治療措施后,治療效果優于未免疫豬場,使疫情處于可控范圍。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6-7 16:55:0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 ,很贊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23: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谢通门县| 拜城县| 普宁市| 崇左市| 家居| 温州市| 新密市| 新蔡县| 普陀区| 丹凤县| 益阳市| 东至县| 和田市| 定结县| 肇州县| 双牌县| 红河县| 隆安县| 横山县| 长阳| 阿合奇县| 永丰县| 郧西县| 寿光市| 濉溪县| 呼伦贝尔市| 鱼台县| 宁明县| 揭阳市| 新郑市| 得荣县| 顺平县| 潼关县| 永丰县| 上林县| 靖州| 长葛市| 玛沁县| 通河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