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4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新麥飼用替代玉米難成“氣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5-31 10:2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過去兩年是小麥飼用替代最為“輝煌”的階段,而2012年10月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價格持續疲軟,小麥價格卻步步高升,小麥對玉米的比價優勢喪失,一度導致小麥飼用替代量大幅縮水,至今仍維持低替代量水平。請問隨著新季小麥陸續收割上市,會否再現2011/2012年度的大量飼用替代?
      小麥飼用替代量的大幅增加,需以小麥對玉米高比價優勢的存在為前提。筆者認為,除保持常態替代量外,今年新麥上市后小麥飼用替代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2011/2012年度小麥飼用替代量達到2500萬噸左右,遠遠多于以往不超1000萬噸/年的常態替代量。導致小麥替代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來自小麥對玉米比價優勢的擴大。
      目前,湖北、安徽新季小麥已有上市,華北新麥收割也即將啟動,新麥價格走勢及其對玉米的飼用替代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目前,華北地區陳麥價格在2600元/噸左右,持續高位運行,市場對新麥價格的看漲信心大獲支撐,部分貿易人士對新麥開秤價的預期達2300~2400元/噸。
      可能性一:新麥價格高企將抑制飼料企業的替代熱情
      目前,華北陳麥價格穩居2600元/噸高位,市場對新季小麥開秤價亦存在較高預期,普遍看好2300~2400元/噸的價格,近期華北地區部分看漲新麥的貿易商,已經陸續進行玉米清庫,準備新麥上市后進行收購。從當前市場價格及心態來看,新季小麥價格高開的可能性更大。
      若新季小麥高開上市,未能形成對玉米比價的明顯優勢,則飼料廠不會考慮超常態地加大小麥飼用替代量,高價小麥將更多流入面粉企業用作食品生產。
      去年秋季新玉米上市后,就因小麥對玉米比價優勢喪失,飼料企業紛紛減少飼料生產中的小麥用量,目前市場雖有陳麥在售,但因其高價抑制飼料企業采購熱情,小麥多銷往面粉企業,飼用生產用量很少。
      若新麥上市后價格高企,雖然部分飼料企業基于小麥中蛋白含量更高的考慮,會保持一定比例小麥替代,但此部分小麥替代屬于常態飼用消費,并不會對飼用玉米消費產生明顯擠占。
      可能性二:新麥跌破“保護價”托市收購使其大量流向國儲庫
      雖然目前市場對新季小麥價格預期較高,但亦不能排除新麥上市后出人意料大幅走跌的可能。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早在2012年9月,國家已經公布今年新季小麥最低收購價2240元/噸,較上年上調200元/噸。按照極悲觀預期假設,今年新季小麥上市后價格走跌,則前期市場整體看漲的信心將大受打擊,在價格下跌過程中,貿易商出于避險考慮或更多退市觀望,這更加加劇了小麥的下跌步伐及降價幅度。
      一旦小麥價格跌破最低收購價,托市收購將即時啟動,則低價小麥將大量流向國儲庫。低價小麥大量流向國儲庫,在緩解麥價繼續下跌風險的同時,也將使后市小麥流通貿易量大幅下降。小麥作為主要口糧作物,首先要保證居民食用,一旦市場貿易量減少,則勢必以供應面粉廠生產為先,小麥大量飼用替代也將因缺乏量的支撐而無法實現。
      結論:飼用替代維持常態大量替代現象預計難以再現
      綜合考慮,若新麥價格高企,則將抑制飼料企業的替代需求,從而無法實現小麥的大量飼用替代;若新麥價格下跌至最低收購價以下,則將因托市收購啟動而大量流入國儲庫,進而使小麥大量飼用替代缺乏供應量的支撐。
      由此可見,在當前小麥市場供應以陳麥為主的階段,小麥對玉米并無比價優勢,即便新季小麥上市后,以當前玉米價格為參照,也需新麥價格長期維持在2300~2400元/噸及以下水平才能實現替代。但需注意的是,此價格為飼料企業到廠價,回推市場收購價會在2200~2300元/噸及以下水平,而國家最低收購價為2240元/噸,即未待新麥價格低至并長時間維持在可進行飼用替代水平,托市收購已經啟動。
      此外,小麥飼用替代的大量實現需要時間與量的積累,而后期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價格也會正常回落,將明顯低于陳玉米價格,則小麥價格需要更低才能實現對玉米的比價優勢,可見從價格角度來看,后市小麥大量飼用替代將很難實現。
      當然,筆者并非對新麥飼用替代全盤否定,亦認為小麥常態飼用替代將繼續存在,但對于新麥上市后將出現小麥大量飼用替代并搶占玉米飼用消費量的觀點難以認同。若實現像2011/2012年度那樣的大量替代,則需要滿足新麥價格既與玉米保持較高的比價優勢,又不至于跌破最低收購價,在此價格區間內小麥飼用替代量將處于上升狀態。
      但因市場價格時刻處于動態變化中,一旦小麥對玉米的比價優勢顯現,替代增加,需求必將上升,市場看漲心態隨之出現,并將直接通過麥價上漲進行反映,直至小麥對玉米的比價優勢喪失;而一旦麥價過高無法進行小麥替代,則需求將大幅減少,價格也將表現疲軟,從而使麥價進入下跌通道,甚至跌破最低收購價。
      綜合分析,筆者認為,今年新麥上市后的飼用替代仍將持續,但將只是維持往年的常態替代量,而難以出現像2011/2012年度的大量替代現象,小麥替代大幅增加搶占飼用玉米消費量的情況更將是小概率事件。 (摘自:糧油市場)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5-31 13:28:21 | 只看該作者
    小麥,鑒于它的質量穩定性,不單是它的價格,在特別需要穩定性的市場,很好的原料選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3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九寨沟县| 长丰县| 广宁县| 沅江市| 和田市| 广元市| 平乐县| 玛纳斯县| 桐乡市| 定结县| 鸡西市| 定陶县| 彰化市| 漠河县| 民乐县| 古蔺县| 井陉县| 临澧县| 勐海县| 兴化市| 廉江市| 兴化市| 葫芦岛市| 当阳市| 敦化市| 建平县| 股票| 台湾省| 武功县| 武隆县| 甘南县| 阳朔县| 饶河县| 凤山县| 大同县| 嘉兴市| 日照市| 芜湖县| 滨海县|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