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5-27 11:5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拒絕、曖昧 于 2013-5-27 12:03 編輯

    一、注意靈活應用飼養標準,科學確定飼料配方的營養標準 飼養標準是指一定品種的健康畜禽在適宜的條件下,達到最優生產性能時,營養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對一定時期動物營養科研成果和畜牧業發展水平的總結,是配方設計的主要依據。但由于試驗畜禽的品種、供試飼料品質、試驗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導致飼養標準存在著明顯的時間滯后性、靜態性、地區性和最佳生產性能而非最佳經濟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國和各地的飼養環境、條件、動物的品種、生產水平的差異,決定著飼養標準也只能是相對合理。如1987年我國瘦肉型豬營養標準規定仔豬賴氨酸/消化能的比0.5,1998美國NRE為0.81。以賴氨酸為100%,中國和美國標準分別為:蛋+胱氨酸65%、57%,蘇氨酸98%、65%,色氨酸25%、I8%,兩個標準相差很太。同時,配方中的營養指標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更新,如蛋白質指標從粗蛋白質含量演變為可消化蛋白質、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層次的內在質量。在礦物質微量元素方面,不僅要滿足安全用量,同時還需要充分調配不同元素之間的拮抗規律;對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抗營養因子的原料,還必須考慮其加工工藝對營養物質的破壞、毒素的殘留等因素。因此,在飼料配方設計時不能生搬硬套飼養標準,要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范圍內,根據不同的飼喂對象,以動物實驗的結果為依據,從以下四個方面靈活應用飼養標準:

      1、不同的品種(基因型)選用不同的營養水平。豬的遺傳基礎,飼糧的養分含量和各養分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豬與飼糧因素的互作效應,都會對飼糧營養物質的利用產生影響。脂肪型、瘦肉型與兼用型豬之間對飼糧的干物質、能量和蛋白質消化率方面存在的顯著差異己是不爭的實事。一般認為,在相同的條件下,瘦肉型豬較肉脂型豬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三元雜交瘦肉型比二元雜交瘦肉型豬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因此,配制豬的飼糧時,不僅要根據不同經濟類型豬的飼養標準和所提供的飼料養分,而且要根據不同品種特有的生物特點、生產方向及生產性能,并參考形成該品種所提供的營養條件的歷史,綜合考慮不同品種的特性和飼糧原料的組成情況,對豬體和飼糧之間營養物質轉化的數量關系、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作出估計后,科學地設計配方中養分的含量,使飼料所含養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不同生產階段選用不同的營養水平。豬在不同的生理階段,對養分的需要量各有差異。雖然豬的飼養標準中已規定出各種豬的營養需要量,是配方設計的依據,但在配方設計時,既要在充分考慮到不同生理階段的特殊養分需要,進行科學的階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飼料的適口性、體積和消化率等因素,以達到既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又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性能的效果。如早期斷奶仔豬具有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飼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點,但也處于消化器管容積小、消化機能不健全等特點,在配方設計時,既要考慮其營養需要,又要注意飼料的消化率、適口性、體積等因素。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9: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江达县| 固始县| 甘南县| 莱西市| 凤山市| 嵩明县| 宁国市| 轮台县| 曲松县| 尼玛县| 西青区| 蚌埠市| 抚远县| 龙井市| 永仁县| 汶川县| 鹤壁市| 景泰县| 黄石市| 大同县| 高台县| 黔南| 台湾省| 文昌市| 桑植县| 延长县| 固阳县| 河东区| 岑溪市| 巴楚县| 中江县| 凭祥市| 南京市| 突泉县| 韶关市| 天气| 探索| 梁河县| 桐庐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