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怎么促進生豬養殖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思考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5-22 09:28: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節過后,生豬市場出欄價格全國范圍內出現持續下跌,跌速創十年來最快,豬糧比價前期已跌至紅色區域,進入5:1的深度虧損區(豬糧比價6:1為盈虧平衡點,6:1—5.5:1之間為藍色區域,5.5:1—5:1之間為黃色區域,達到5:1時進入紅色區域),為緩解生豬價格快速下跌和生產壓力,保證市場供給,有效維護養殖戶的利益,國家發展改革委于4月7日宣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同時啟動豬肉收儲,希望通過政府調控遏制生豬價格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前期來看,效果不明顯,生豬出欄價格下行并沒有從根本上遏制,雖然近日生豬出欄價格開始反彈,但生豬養殖場(戶)嚴重虧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糧豬安天下”,生豬生產正常與否,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國計民生,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且需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促進生豬生產良性發展已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生豬市場價格已完全放開,由市場根據需求自行調節,但政府相關部門有責任幫助養殖場(戶)盡快擺脫目前的艱難處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市場信息、養殖技術、科學管理、疾病防控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開展生產自救。
      目前生豬生產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生豬生產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但通過市場監測分析,走訪調查發現,近年來,生豬生產效益受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成本剛性上升等因素影響,生豬養殖收益呈周期性變化,效益極不穩定,風險較大。養殖規模小,過于分散,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小。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相關部門認真探討和研究解決。
      1、生豬養殖業存在信息不對稱。
      一個是部門間的信息不對稱,一個是“小養殖”與“大市場”的生產信息不對稱。目前我縣生豬養殖業信息體系建設沒有一個全縣統一的信息網絡。各部門之間的生豬養殖信息沒有聯網,不利于溝通和科學決策。其次也沒有統一的信息采集布點。各部門布點、采點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數據也不同,影響了數據的科學性,也難于掌握生豬養殖業的準確動態,養殖戶不能準確掌握市場信息,缺乏科學判斷市場動態的能力。
      2、農村空欄戶較多。由于養豬收益不穩定,加上部分養殖戶生產與價格信息不靈,養殖技術落后、養殖時間、出欄時間把握不準等種種原因,加之今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導致養豬戶嚴重虧損,為降低損失,紛紛拋售小豬、宰殺母豬,造成空欄。
      3、出欄價格波動大。生豬生產效益的高低,直接因素是出欄價格,出欄價格越高,凈收益就越多,效益就越好。反之,則效益就低,甚至虧本。而目前生豬價格主要依賴市場調節,散養戶不能掌握市場價格,豬養的多,價格降下來了,養豬戶只有大量減少飼養頭數,有的甚至淘汰母豬。一旦價格漲了,可存欄又少了,沒有豬賣,形成惡性循環,養豬戶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有利可圖時一哄而上,無利可圖時一哄而散,直接加劇了生豬價格波動的幅度。無良性發展的能力,只能跟著感覺走。
      4、養殖成本上升快。與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相比,而養殖所需的飼料、人工費、運輸費、防疫費、藥品費、水電費等成本均有較大幅度上漲,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前期養殖戶每賣1頭豬,虧損在100元至200元不等。
      5、科技含量不夠高。多年來,養豬業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比重較低,生豬養殖過于分散,產業化水平太低。多數養殖戶仍采用傳統的飼養方式,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系。飼養、管理、防疫、治療水平不高,標準化養殖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
      促進生豬生產良性發展的對策
      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從市場價格監測監管的角度出發,淺談促進養殖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對策,促進生豬生產良性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須在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統一的市場信息發布渠道。
      要準確掌握生豬養殖業動態信息,長期來看,必須在各鄉鎮有一支高素質的信息隊伍或專職信息員,在行政村設兼職信息員,負責信息采集報送工作,實現農業農村信息化,要有相應的配套設施,這需要資金投入,也得加強培訓,更需要國家專項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短期來看,應該建立一個由畜牧局牽頭,財政局、發改局、商務局、物價局、農業局等部門組成的生豬養殖業信息網絡,完善信息采集功能,定期按月份、季度、年度分別公布生豬存欄數量,分析并公布生豬周期和市場價格,及時公布生豬疫情并有效防止,為生豬養殖場(戶)提供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市場供求信息、價格動態、豬病預防等系統服務,為黨委政府正確決策、科學決策提供理論信息支撐和準確詳實的數據支持。
      2、強化需求與價格預測預警,實現生豬生產良性發展。
      生豬生產的周期較長,風險較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生產計劃全靠飼養戶自行掌握安排,很容易使生豬生產陷入惡性循環的競爭中。回顧放開豬價以來生豬發展史,基本上是以:豬肉價格大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出欄量急增——市場供大于求——豬肉價格下跌——養殖戶虧損——大量宰殺母豬——生豬供應量減少——市場供求失衡——豬肉價格再漲……周而復始,惡性循環。有鑒于此,政府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要發揮市場經濟對市場調控、對生產指導的作用。痛定思痛,我們認為生豬生產要走以需定產、平穩供給路子,從而穩定市場、穩定肉價、穩定生豬出欄價格,使生豬生產走上良性循環軌道。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強化在生豬生產、銷售、出欄價格等方面的預測預警機制建設,完善信息網絡平臺,保證資訊公開、資源共享。
      3、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豬場,提高飼養水平。
      從生豬生產實踐看,規模養殖場在資金、技術、管理、疫病防控、信息獲取等方面比散戶有更大優勢,也有更好的防控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所以建設選址科學、欄舍質量高、消毒和豬糞尿處理設施齊全、管理制度健全、養殖數量適度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既有利于生豬繁育,減少疫病發生和環境污染,又能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因此,應通過政府引導和資金場地扶持等措施,進一步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膽試行推廣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訂單發展,保價回收,保證生豬市場和豬肉價格的基本穩定。最終實現生豬養殖全部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
      4、強化服務,提高生豬防疫和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水平。
      養豬最怕豬得病,生豬疫病防控力度越大,疫病發生率就越少,生豬死亡就少,養豬經濟效益就高。生豬新品種新飼養技術的推廣應用,能使生豬長得快,發病少,經濟效益就會大幅提高,應加大推廣力度,力爭全方位、多角度、全覆蓋。目前,養殖戶可通過淘汰低產母豬等方式,及時調整存欄結構。
      5、積極引導,落實生豬生產政策扶持機制。
      豬肉是菜籃子工程中的主要產品,生豬生產能否健康有序發展,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財政部門應保持當前對生豬生產財政投入力度,并在財力允許的前提下適度逐年提高,要保證在疫病防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經營、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補貼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還未開征價格調節基金的地市,物價管理部門應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適時開征價格調節基金的征收,并保持價調基金投入生豬生產資金規模的適當增長。此外要繼續實施生豬生產用地、鮮活農副產品“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
      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母豬飼養戶科學養殖,緊緊抓住當前生豬市場低迷期,優化生豬生產結構,淘汰高齡低產母豬,更新換代、擴大優良種豬群,適時適度合理補欄,為新一輪激烈的生豬市場競爭奠定堅實基礎。(來源:搜豬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21: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黄冈市| 大洼县| 大埔县| 定结县| 丹寨县| 昔阳县| 南通市| 兰坪| 左权县| 普洱| 堆龙德庆县| 土默特左旗| 绥棱县| 延边| 合肥市| 星座| 博客| 常宁市| 广灵县| 清远市| 荔浦县| 洪泽县| 东阿县| 河西区| 南漳县| 吴堡县| 黔东| 博爱县| 大冶市| 乌拉特中旗| 滕州市| 大关县| 友谊县| 天峨县| 马边| 淮滨县| 阿图什市| 呼伦贝尔市| 华容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