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豬價陷入了新一輪的低迷,對于高低起伏的豬價,長期養殖戶或是養殖企業有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他們還擔心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進了山東省榮成市健安養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席建的養豬場。
山東省榮成市健安養豬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共有社員50余戶,注冊資本100萬元。全社生豬存欄量20000頭,其中理事長席建的養豬場規模最大,存欄量達1000多頭。談起當前的豬市,席理事長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告訴我們:“自2000年開始從事規模化養豬以來,經歷過2003、2006年兩次行業性‘重創’,沒想到,這次下滑比前兩次來勢都猛。如果不給養豬業多拴上多幾道‘保險繩’,將再次重創整個產業鏈,或引來新一輪的豬肉漲價潮。”
席理事長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自去年11月份以來,生豬出欄價及豬肉制品開始波動,春節過后更是劇烈下滑:10元肉又回到了市民的餐桌。生豬出欄價由1月中旬的8.5元/斤降到6.8元/斤,現在為6.1元/斤,與去年同期的7.5~8元/斤相比降幅近兩成。玉米價格仍維持在1.26元/斤的高位,加上人工、防疫、水電等費用,6.4元/斤是保本價,今年養豬肯定得賠本。憑經驗,這次下滑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可能會有70%以上的小型豬場被淘汰出局。”
席理事長認為,現在,除了合作社抱團取暖、養豬戶千方百計降低成本來應對行業性下滑外,政府應從避免生豬生產“非漲即跌”和保障民生的角度“雪中送炭”,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在防疫、生豬養殖戶(場)豬舍改造、良種引進、糞污處理、貸款貼息和保險等環節,為養豬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應給予資金支持。”席理事長介紹,生豬價格跌破盈虧平衡點,意味著出欄越多賠得越多,要度過價格低谷期,最需要資金方面的支持。全社目前資金缺口在400萬元以上,在當前豬市背景下,特別希望能得到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支持。建議國家財政繼續安排專項用于發展生豬生產;按照“引導生產、多調多獎、直撥到縣、專項使用”的原則,繼續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千方百計保障規模化養豬戶的積極性。另外,環保養豬前景廣闊,當前最大問題是產業鏈太短,優質的豬肉只能當做普通豬肉賣,很不劃算,如果能讓養殖戶上屠宰場、加工廠、沼氣發電廠,注冊品牌后自己銷售,效益是可觀的,但首要的還是資金難題。希望國家能夠在金融、立項等方面給予支持。
“應切實提高疫苗質量。”席理事長認為,現在防疫工作,國家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對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政策,免費發放疫苗。各級獸醫部門也抓得很緊,現在的問題是,免疫疫苗的防疫質量并不理想。“建議加大疫苗的研究力度,為農民提供優質疫苗。”同時,科技普及推廣流于形式平時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將農民渴望的科學飼養、科學防疫等科技知識和技術送到農民的手中。
“應優化生豬保險工作。”席理事長談到,中國保監會農業部于2007年下發《關于做好生豬保險和防疫工作的通知》,希望提高生豬保險和防災防疫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生豬養殖戶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災害等風險的能力。但在具體運作中,生豬保險并沒有發生就有的作用,到如今,幾乎所有的養豬戶都不投保了。“保險部門應該優化和簡化理賠手續,做到應保盡保,快速理賠,盡全力將養殖風險降到最低。”席理事長建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