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浦江死豬”事件還未退卻,上海、安徽相繼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這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既往僅在禽間發現,但專家表示有必要采集死豬樣本,化驗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目前,國家衛計委已派出專家組趕赴上海、安徽、江蘇南京三地協助開展疫情應急處置和病重患者的臨床救治工作,同時開展風險評估,研判疫情形勢。
專家稱,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從病毒生物學上屬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國際上所發現的人感染H7亞型的流感病毒也多來自于禽類,但截至目前,3例確診患者的具體感染來源尚不清楚,專家正在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做進一步判斷。
豬、禽消費恐減少:
由于目前傳染途徑、傳播途徑尚不清晰,以及沒有特效藥物、疫苗,民眾的恐慌情緒可能會造成短時間內豬肉以及禽肉的消費突然降低。截至2月底我國生豬存欄量為4525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5142萬頭,處于歷史高位。禽、畜蛋白產品正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價格自2月份以來終端產品價格連續出現下跌。其中當前豬糧比價在5.5左右徘徊,部分地區養殖戶已經進入中度虧損,禽畜終端產品價格下跌將加劇養殖戶的虧損程度,為了減少損失,部分養殖戶可能會加速出欄,即恐慌性拋售;部分養殖戶可能會選擇壓欄惜售。但是如果壓欄惜售,對于已經在230斤以上的生豬以及養殖周期在40天以上的肉雞來說,繼續飼喂增重緩慢,然而飼料成本卻未降低,將加劇虧損局面。如果恐慌性拋售,那么在需求階段性受抑,供給量增加的情況下,將令價格短時間難以“翻身”。
近期玉米(2431,-8.00,-0.33%)供給寬松價格弱勢:
相關報道顯示,目前由于豬肉價格下跌,仔豬補欄情況也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受此影響,部分養殖戶加速落后產能能繁母豬淘汰步伐。加之“禽流感”來襲,使得養殖戶近期對于肉禽的補欄將更為謹慎。補欄減少,加速出欄,氣溫回暖禽、畜所需熱量降低,都將導致近期飼料主要原料玉米的消費量出現減少。加之近期市場供給主體較多,各地玉米紛紛處于上量階段,價格上漲乏力。
從小麥(2476,-11.00,-0.44%)走勢窺探玉米價格:
12年6月份,新季小麥收獲以后,由于部分地區受小麥赤霉病以及收獲后水分偏高影響,價格一路下跌,貿易商收購十分謹慎,在壓價的同時嚴格控制品質,基本沒有囤小麥庫存。中儲糧啟動托市收購后,價格延續弱勢平穩;7月份托市結束,價格開始緩慢回升;10月底至11月初,小麥價格開始加速上漲,并且市場上流通小麥較少,優質小麥供應趨緊,多為國儲拍賣或輪庫。從12年小麥價格走勢窺探當前的玉米價格,同樣是開秤后弱勢運行,國儲、臨儲托市收購,貿易商無囤糧意愿,那么后期優質玉米價格是否也如小麥一樣,價格上漲并且供應趨緊?
剛性需求存在,后市價格可期: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歷史高位,向市場投放的仔豬數量也較大,在生豬養殖陷入虧損的情況下,仔豬價格也出現下滑,當前補欄仔豬可以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加之市場普遍認為,9月份以后,由于天氣轉涼、節日提振消費,以及落后產能的淘汰,豬肉價格將步入上行通道,實現盈利。4-5月份補欄的仔豬預計將在9-10月份出欄,所以近期補欄情況可能會有好轉。但是受天氣影響,東北地區玉米的有效供給在持續下降,一部分地趴糧已經發生霉變,玉米容重較常年又普遍低一個等級,優質玉米少于常年。東北地區國儲敞開收購,收購進度明顯加快。今年農歷的谷雨為4月20日,農民就開始忙于播種等農事,在此之前,無存糧條件的農戶將集中售糧,價格弱勢運行。但是有存糧條件的農戶,在價格未達到預期的情況下,將會選擇暫不銷售,日后待價格合理再售賣干糧。今年華北玉米質量較好,售糧進度較快,然后5月份以后市場上將主要以東北玉米供給為主。“兩會”以后,國家對食品安全、飼料監管力度加大,當前規模化養殖占比增加,加之仔豬對優質玉米存在剛性需求,隨著補欄的進行,玉米品質間價差將繼續拉大,優質玉米的價格存在較大上漲空間。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