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4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資料文獻] 禽流感非典等新型疾病到底有多可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4-6 14:5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禽流感非典等新型疾病到底有多可怕, k0 X% [$ H/ m' x

    0 c. |. a" p! }. u2 R; y6 F冷靜分析,非典和各種新型流感并沒那么可怕
    2 X* [: I8 Q8 a6 @老傳染病進化、新傳染病產生是自然規律,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現也是如此

    人類和傳染病在進化史上是一直共存的。同人類一樣,傳染病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而在這種變化中,必然會出現前所未見的疾病。那么,疾病進化到底有多快?

    以流感病毒為例,它們會不斷產生變異,病毒不但會根據宿主的狀況和生存環境實現自我進化,還可以和其他病毒交換基因并進行重配,產生新亞型。而這一切都可以僅僅發生在它8小時的自我復制周期內。按照《紐約時報》援引醫學界人士的說法,在100升海水中就可能含有10萬種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傳染病的種類之所以如此繁雜,就是因為病毒和細菌進化和變異的速度很快。

    雖然進化的速率有差別,但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現都是基于類似的規律,從“人不能感染”變異進化為“人可以感染”。 …[詳細]


    , t: v! D, C  e. z但相較于恐慌程度,非典等新型傳染病,感染人數和致死數并不高

    傳染病如此繁雜,為了使得預防有的放矢,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規定了需要呈報監控的法定傳染病種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危害程度,法定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截止2009年中國大陸的法定傳染病共有39種(中國香港47種需要呈報,中國臺灣超過40種),其中甲類傳染病危害最高,丙類最低。而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些新型疾病都屬于乙類傳染病。

    中國法定傳染病分類及各類對應通報時限
    $ t+ w! y4 D8 z# m

    法定乙類的定義其實就表明了這些新型傳染病并不如想象的可怕,數據也是證實了這點,這些疾病的感染人數和致死數也都不是很高。根據世衛組織數據,截止到2013年4月5日,中國大陸地區,確診的甲流病例有12098個,死亡病例有648個。即便是2003年爆發的非典,在北京、中國廣東及香港地區肆虐,在全球各地廣泛擴散的情況下,全球造成發病者也只有8000余人,近800人死亡。而這兩種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之和,也不如中國肺結核一年的致死人數。(補充一點,此次的H7N9致死率看上去很高,但由于樣本太小,且發現的感染人數多為嚴重感染者,并不具備統計意義) …[詳細]

    & w& c& q8 _3 @6 w, R& R
    相比于這些新型傳染病,很多更危險的“老病”卻較少被關注

    再看另一組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報告,2012年,全國共報告甲類傳染病發病76例,死亡1人。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3216856例,死亡16720人。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及淋病,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4.55%,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熱,占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8.38%,其中狂犬病的致死人數和發病人數比更是接近100%。而在2012年,甲型H1N1,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和非典的致死人數則分別為3,1,0。

    可見相對于新型傳染病,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老病”造成的死亡和損失更大,但這些“老病”卻較少引起如非典那樣轟動性的關注。對此,不少專業人士都在反思,清華醫院王仲醫生的看法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他認為:“SARS的防控方法并不可取。在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幾千人發病的傳染病就讓大家如此恐慌(以至于談病毒、談傳染色變),讓經濟如此損失,是不是代價有點大?”此外,方舟子、土摩托等一批科普作家也持同樣的看法。 …[詳細]

    2011和2012年度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 g) H8 w7 B% m. R: q6 ]8 `
    $ U, C4 o+ ]  B$ e" `
    9 `- t3 _/ |8 r) C! i" ]/ E2 T% m3 J( t* {5 c
    02
    此外,非典和不少新型流感源發于中國也不奇怪2 s* k6 [) Z7 l/ f% w* C+ h
    新型傳染病產生是全球現象,中國作為人口和國土大國自然也躲不掉

    前文已經提到了,傳染病的進化、新傳染病的產生是全球都存在的,并非哪個國家可以躲掉的。僅以禽流感為例,從1993年至今,在全球范圍內,瑞典、荷蘭、意大利、美國、墨西哥和中國分別產生了不同亞型的新病毒,而疾病爆發的國家更多。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也要遵循同樣的規律,在這樣的人口數和國土面積下,假使新型傳染病產生不受其它因素干擾隨機分布,中國“中槍”的幾率也是相當大的。

    當然,即使不是疾病的起源國,也不一定能幸免,在全球化的今天,無論傳染病源發于哪個國家都有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人員、商品和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的大規模迅速流動是疾病全球化的推動力量。”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國際衛生教授喬納森·M·曼如是評價當今全球傳染病的蔓延趨勢。…[詳細]


    & k# a4 r, v, d, U中國“人畜混居” 和“出售活禽” 等習慣也是新型傳染病爆發的推手

    全球范圍看,城市化和畜牧業的工業化的確加劇了新病毒的產生。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08發布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大規模畜牧業生產意味著家禽家畜活動空間減少,而當病毒感染發生時,家禽家畜在狹窄的空間內被反復感染,使得病毒變異機會大大增加。同理,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也會出現類似的反復感染的現象。…[詳細]

    而在中國,這一問題還有一些特殊的“推手” 。根據中國科學院博士劉夙的看法,甲型流感病毒要想快速重組變異,需要在禽、豬和人之間來回傳播。而傳統人畜混居和出售活禽的經營方式正為這種重組變異提供了最佳機會。他認為這就是為什么好幾次世界范圍的甲型流感都起源于中國以及和中國有類似生活習慣的亞洲國家的原因。

    畜牧業工業化規模生產對現今人類社會是必須的,其中病毒變異機會大增只能算是必須接受的代價。但相較于規模化養殖的難以避免,“人畜混居” 和“出售活禽” 這些習慣顯然是可以改善的。…[詳細]

    * G( \% [1 J. M  M: p

    ! \7 S' F6 i; @* @: R  [* J( b
    9 H; ?+ V8 Q: x0 U結語防病的最強動機就是對疾病的恐懼,但需要明晰的是,合理防疫和反應過度造成恐慌是兩回事。所以,面對傳染病爆發,科學防疫必須是主角,而包括中藥局在內的很多機構都冒出來無端擴大影響的“運動型防疫”是最要不得的。3 L, i" U. L1 O7 f! _

    . m  m& O  u4 J5 a" Y! E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4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阳县| 五峰| 海伦市| 北辰区| 武城县| 巴塘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清区| 葵青区| 武隆县| 龙口市| 林口县| 托里县| 原平市| 稷山县| 绥滨县| 黑龙江省| 仲巴县| 夏津县| 竹溪县| 本溪| 天全县| 特克斯县| 清远市| 上思县| 平凉市| 潞城市| 潼关县| 永修县| 轮台县| 建瓯市| 商河县| 宁晋县| 北票市| 阜阳市| 马尔康县| 余江县| 丰宁| 望城县| 晋中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