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2013年“豬周期”又至?打破怪圈亟待政策合力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4-3 09:00:5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豬價下跌,但飼料價格一路上揚,全國豬糧比已經跌至5.71∶1,可能跌破5.5∶1的中度虧損線,進入黃色預警區域。對于這個“虧本”的信號,養殖戶普遍感到擔憂,長期下去,散戶和小規模養殖戶因為無法抵抗風險會退出,大型養殖場也難以維持。另外,疫病頻繁發生也導致養殖風險增大,現在養殖業國家補貼較低,中小規模養殖戶特別是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

      打破“豬周期”究竟有多難?

      今年以來,生豬的收購價先高后低。尤其是春節以后,豬肉消費量下降,導致價格下行,3月生豬收購價和白肉批發價繼續延續上月回落態勢。市商務局商務預警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全市生豬收購均價為13.6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6.05元/公斤下降14.95%,白條肉的出廠價比去年同期下跌2.5元/公斤左右。  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下跌后的豬肉價格仍讓消費者覺得不算低,但目前我市不少生豬養殖戶已處于虧損狀態,他們希望能有國家政策扶持,幫助打破“豬周期”這個怪圈。

      2013年“豬周期”又至?

      目前豬價下跌,但飼料價格一路上揚,全國豬糧比已經跌至5.71∶1,可能跌破5.5∶1的中度虧損線,進入黃色預警區域。對于這個“虧本”的信號,養殖戶普遍感到擔憂,長期下去,散戶和小規模養殖戶因為無法抵抗風險會退出,大型養殖場也難以維持。另外,疫病頻繁發生也導致養殖風險增大,現在養殖業國家補貼較低,中小規模養殖戶特別是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  事實上,整個2012年豬肉價格就持續低迷。“去年好歹抓住了價格上漲的一個月,賣了十幾頭豬,算是保了本。”金東區曹宅鎮橋下村一養殖戶說,村里也有賠錢的,有的是價錢高時他們沒有出欄豬,有的是看見價格上來了想等一等,結果一等就等到了現在。

      農業部的一項研究顯示,從改革開放到2007年,我國生豬生產呈現波動中增長的態勢,先后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經歷了六次明顯的價格波動,價格較上一年增長都在10%以上。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07年價格波動尤其大,增幅超過50%。

      研究顯示,從歷史情況看,生產和價格波動的平均周期為四五年,上升期和下降期平均分別為3.5年和2.5年。2007年后,豬肉價格又先后經歷了兩次波動,“豬周期”時間明顯縮短,約三年一個周期,而且振幅加劇,尤其是2011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更是達到70%。

      由于豬肉消費是群眾的剛性消費需求,這種“豬周期”循環的結果,要么是豬賤傷農,要么是肉貴得讓城里人吃不起,使調控增加了難度。

      散養戶占不到便宜  養殖戶和消費者有點像蹺蹺板的兩頭,總難有兩全其美的時候。而屠宰場和零售商則是蹺蹺板的軸承,無論豬肉貴賤,生意人的利潤總不會少。數據顯示,剔除滯后效應,生豬的收購價跌幅遠遠超過零售市場上豬肉的價格跌幅。

      這個價格波動的周期也被業界稱為“豬周期”。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供求關系變化。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扶持生豬生產的優惠政策,調動了養殖戶的積極性,我市不少資本進入養殖業,養殖戶劇增,生豬存欄量明顯增加,導致各地生豬在春節前后集中出欄,春節過后豬肉消費量下降,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狀態。

      生豬價格下滑,豬飼料價格上升,使生豬養殖利潤越來越薄。婺城區雅畈鎮黃皮塘養殖場的負責人說:“生豬價格達到15元/公斤才能保本,以目前的生豬價格來算鐵定要虧錢。”自繁自養的規模戶都在虧本經營,如果是外購仔豬或經營不好會虧得更多。

      生豬生產大致分為飼養環節、販運環節、屠宰環節、批發環節、零售環節等五大環節,養殖戶處于環節的最低端,與其他環節相比利潤仍然偏低。養殖戶普遍認為利益分配不均衡,一些養殖戶反映現在普遍受“小刀手”控制,價格“小刀手”說了算,糧食有保護價,生豬沒有保護價,春節期間零售環節利潤更高。   打破怪圈亟待政策合力

      那么,“豬周期”是否無法規避呢?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胡曉青認為,要打破豬肉價格“漲價、降價、虧損、減產、再漲價”的惡性循環,需要一個長期發展過程,關鍵在于改變散養戶占比較高的現狀。散養戶受自身專業知識等因素限制,對市場難以形成全面充分的判斷,價格波動對其養殖意愿的影響較為明顯,加上散養戶本身抵抗意外風險的能力低,而規模較大的養殖戶就好一些,在疫病防控方面也具有優勢。

      很多養殖戶希望,國家制定一個豬肉最低收購保護價,這樣即使豬肉價格再波動,養豬戶也不會虧本,心里有了底才能把豬養好,保障市場供應。在養豬普遍虧損時,國家應該給養殖戶補貼,保護他們的利益。

      國家統計局金華調查隊對目前的生豬市場做了調研,并提出建議:合理利用生豬生產補貼政策,在生豬市場供小于求、價位高、生產利潤大的時候,可以降低或取消補貼,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的時候,應對能繁母豬和優良種豬場種公豬進行補貼,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政府應盡快建立以價格主管部門為主導的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預警機制,多渠道、全方位掌控生豬存欄數量和市場行情,設立生豬存欄量、價格行情警戒線,當生豬存欄量、價格行情接近警戒線時,及時通過報紙等媒體向公眾預警,合理引導農戶發展養豬業,使生豬生產、生豬市場價格逐步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提高養豬場(戶)飼養門檻,抑制養豬業發展過快的勢頭;建立豬肉儲備制度,在生豬收購價格過度下跌時,國家可制定最低保護價格,將補貼直補給養殖場,鼓勵企業增加活豬儲存量,防止生豬養殖大起大落,確保生豬收購價格穩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0: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孟津县| 六枝特区| 乐至县| 麟游县| 武夷山市| 罗田县| 泾川县| 安溪县| 班玛县| 商南县| 葵青区| 皮山县| 赤城县| 延安市| 巫山县| 连城县| 新晃| 栾川县| 宣威市| 东阳市| 株洲市| 炎陵县| 芮城县| 宁国市| 新干县| 金溪县| 始兴县| 连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炎陵县| 绍兴市| 车致| 巫山县| 麻阳| 高阳县| 酒泉市| 金昌市| 环江| 西安市|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