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下旬以來豬肉價格出現快速下跌,東北三省領降全國,已跌破14元/公斤大關。截止到2月20日當周,豬糧比下跌至6.46:1,離盈虧平衡點6:1只有一步之遙。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豬價出現快速下跌主要是由于年前生豬集中出欄,而年后需求減少,因此出現階段性供過于求局面。隨著學校開學、工廠開工、外出務工人員返程、屠宰企業陸續開工等利好因素的出現,近期豬價跌速放緩,有可能出現止跌或短暫反彈行情,但筆者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后期生豬存欄量仍將處于高位,在秋季需求旺季來臨之前豬價恐難大幅反彈。
首先,2012年至今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高位。自2011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底部反彈以來幾乎“一步一個臺階”。2011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量超過4800萬頭;11月超過4900萬頭;2012年9月超過5000萬頭。從年度數量來看,上一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對當年豬價影響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從母豬懷孕產子到仔豬長成大豬至少需要10個月時間。2009年和2011年超過5.74億頭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分別對應2010年和2012年的價格弱勢,而2010年能繁母豬存欄量低于5.7億頭,對應2011年豬價出現大幅上漲。鑒于2012年母豬存欄量高達6億頭,2013年生豬存欄量處于高位概率較大。
表:能繁母豬存欄量年度總量
1362637428_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8 08:37 上傳
圖:月度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圖
1362637429_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8 08:37 上傳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數據,2010年共計屠宰2.27億頭,如果按照每頭220斤大致換算成豬肉產量,再加上2010年進口豬肉約20萬噸,則2010年豬肉總供應量不低于2522萬噸。同理,2011年和2012年豬肉總供應量分別不低于2400萬噸和2500萬噸。在需求基本平穩或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供應量是最直接的影響價格的因素,高于2500萬噸的豬肉產量對價格形成明顯壓制。
表:屠宰量和豬肉進口量
1362637429_3.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8 08:37 上傳
圖:豬肉供應量合計和前一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對價格明顯形成壓制
1362637429_4.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8 08:37 上傳
圖:仔豬價格走勢對比
1362637429_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8 08:37 上傳
第二,養殖政策利好將支撐后期存欄量增加。
政策一:提高育肥豬保費補貼。2月25日財政部下發通知表示,自2013年3月1日起,在地方財政至少補貼30%的基礎上,中央財政育肥豬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由10%提高至中西部地區50%、東部地區40%。這意味著中西部地區養殖戶只需承擔20%的保費、東部地區養殖戶只需承擔30%的保費即能保障風險。
政策二:鼓勵規模化養殖。2月20日國家稅務局發布公告稱,自2013年4月1日起,"公司+農戶"經營模式銷售畜禽將免去增值稅。該政策符合近些年國家對飼料養殖行業的發展思路,即鼓勵規模化養殖,雖然在短期內影響可能不大,但規模化養殖的發展和大企業的繼續做大做強將對中長期生豬存欄量產生深遠影響,因為規模化養殖的母豬和生豬存欄量相對散戶穩定的多,尤其是處于發展期的規模化養殖廠,母豬不會輕易淘汰,存欄量存在穩定增長的趨勢。
綜上所述,在2012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居于高位以及在國家政策上提高保費補貼和鼓勵規模化養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計在中長期內,生豬存欄量處于高位概率較大,加上春夏季為豬肉消費淡季,則在秋季需求旺季來臨之前豬價恐難大幅反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