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0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 溫氏集團:家庭農場主的幸福年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3-7 09: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節期間,筆者走門串戶來到合作養戶家里,感受家庭農場濃厚的節日氣氛。

      黃植強:繼續向自動化升級

      平房刷上了光亮的油漆,紅紅火火的春聯奪人眼球。農歷元宵節,走進華農溫氏黃植強的家庭農場,只見自動化豬舍里正在消毒,豬舍還加裝了自動通風設備,好一派興旺景象。電視機前的強哥夫婦信步出來迎接,臉上堆滿著的笑容告訴我們:今年,收成不錯!

      作為集團首個自動化養豬示范戶,2012年是黃植強應用自動化、物聯網養殖的第一年。“雖然對自動化裝備不是十分熟練,但1棟自動化豬舍可飼養1000頭/批、年均飼養2批,全年毛利也有近40萬元,規模效應十分突出。”老黃補充說,去年用上了自動固液分離機,處理后的干糞成為有機肥用作魚餌,完全不夠供100畝魚塘,這筆收入若算進魚塘收入,也不錯。

      老黃的家庭農場經營著全自動化、全人工飼養的豬舍各一棟,前者只需1人定時去看看,后者需請2名工人從早干到晚,過去一年他最感慨的就是人力成本:“固定工人最難請,2010年請一對夫妻養豬只需4500元/月,現在6000元/月他們也未必能安心地干下來。再說過去全人工飼養800頭/年,不上規模,效益不明顯,但光人工成本就占了20%。”老黃有了新的打算:1-2年內,計劃把傳統豬舍也升級成自動化豬舍。

      董思明:家的感覺真好

      大紅燈籠、新春對聯,老人小孩吃著瓜子聊著天。大年十二,來到安徽合肥公司董思明養戶家里,眼前的情景讓筆者感到好不溫馨熱鬧。

      “以前一家在浙滬一帶打工,當過雞販、飼養員,承包過養雞場,但在外面掙再多錢,總有游子漂泊的感覺。”在得知家鄉有溫氏的分公司后,2011年董思明夫婦帶著父母孩子毅然回到家鄉與公司合作養雞,投資建了一個現代化雞舍,并和弟弟一家在附近按江浙房屋布局建了一個四合院,現在跟父母、弟弟一家住在一起。他說:“有家的感覺真好,三世同堂,事業家庭都能兼顧,日子過得非常愜意。”

      董思明的雞舍和運動場按照1:2的規格建造,配備自動喂料機和暖風爐,去年飼養的第一批品牌肉雞16000只,毛利達6.8萬元。“沒想到第一批雞有這么好的收入。”正在養著第二批雞的董思明夫婦開心地說出他門下一步的打算:“今年中央1號文件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如果土地條件允許,我打算擴大農場規模,一家人通過管理好農場實現增收。”

      周遠全:盤算來年美好光景

      “過年咯!”除夕之日,2歲的小可馨穿上了爸媽給她買的新衣、新鞋,今天爺爺奶奶也來了,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望著不遠處雞舍里即將出欄的雞群,西南分公司養戶周遠全歡喜地曬出了2012年的成績單:15000只/批飼養規模,全年獲利18萬元。

      與溫氏合作第6個年頭,周遠全沒想到2011年從傳統雞舍向家庭農場升級,讓養殖效率和經濟收入轉變得如此迅速。“以前在外打工、承包魚塘,一年辛苦干下來也不剩幾個錢。”不光自己賺了錢,兄弟姐妹跟著他也開始和公司合作,生活水平也逐步改善。看著在廚房里忙碌的妻子,周遠全感嘆:以前妻子跟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現在終于讓她過上舒心的生活了。

      夜幕降臨,周遠全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在飯桌前,父親周明遠感慨:“過去一碗回鍋肉一個鬧熱年,哪像現在這么寬裕。遠志、遠忠、遠惠家里的雞正是育雛時,走不開。還有正飛這孩子才19歲,就一個人守著他那雞舍過年,也不容易。俗話說,賺了錢再苦再累都是甜,跟著公司好好干總會有出人頭地。”

      周遠全盤算著:這幾年生活富裕了,有溫氏作后盾,還要繼續擴大雞舍規模,升級自動化裝備,開年后要添置1輛小貨車,賺回來的錢準備給大兒子正飛買一套婚房。

      此時遠處開始傳來鞭炮聲,周遠全驚醒:“1萬多只雞快出欄了,雖做好了鞭炮應激準備,但春節還是不能麻痹大意。”周遠全走出房門,大步向雞舍跑去

      陶國強夫婦輕松過大年

      2月5日,農歷年廿五,賣完2012年最后一批肉雞的陶國強夫婦,正歡歡喜喜地置著辦年貨。“10年來,第一次可以這么早就閑著和老人孩子輕輕松松地過大年。”

      “今年賺了14萬元左右,無論是傳統養殖或是在外打工,都無法跟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陶國強妻子笑得樂開了花。2002年開始與公司合作養雞,中間曾在外務工2年,2011年加入“倍增計劃”建設家庭農場。“我們趕上了好機遇,享受了公司最優惠的補貼政策。”陶國強夫婦2012年養了4批雞,單批最高毛利達3.57元/只,除開拉飼料、打疫苗、抓雞、保溫等費用,算下來有的純收入也很可觀。“不僅比在外面掙的錢多,還可照顧家里的老母親和小孩。”

      陶國強最歡喜的就是公司無償為標準家庭農場仔雞做雌雄鑒別,他記得以前一批雞得花上一周從早忙到晚才能分完,累的腰都直不起來。陶國強還在雞舍周圍種滿了桂花樹,夏日可遮陽,還可作為經濟林。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3-10 21:54:55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中國的國情適合這個家庭農場的形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1: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双牌县| 邵东县| 娱乐| 仪陇县| 如东县| 肥乡县| 青神县| 普洱| 静安区| 漳浦县| 江西省| 顺昌县| 洞口县| 福安市| 黔西| 自治县| 元氏县| 修文县| 邓州市| 三明市| 玛纳斯县| 婺源县| 台北市| 甘孜县| 宁海县| 安阳县| 贵州省| 客服| 莒南县| 封丘县| 行唐县| 呼伦贝尔市| 南阳市| 洪洞县| 上饶县| 峨山| 潞城市| 瑞昌市| 稻城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