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季以來生豬腹瀉給豬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主要感染哺乳仔豬,1-7日仔豬感染率高;7日齡內仔豬感染后,出現腹瀉2-4天后,大量死亡,死亡率在50%-100%之間;母豬是零星不間斷式母豬發病或整體發病;有的豬場只見出生仔豬發病,少數母豬不發病;有的豬場仔豬與母豬同時發病,然后是保育豬與育肥豬先后發病。部分豬場進行了母豬返飼,但收效不過。總體來看,本次發病從2011年11月,一直持續至2012年3月份,2月份疫情最重。母豬健康度差,圈舍衛生條件差、保溫不到位、 飼料沒進行霉菌素防控的豬場,仔豬腹瀉嚴重。
關于生豬腹瀉的防控,大家也是各抒己見,有的甚至使出渾身解數,諸如,發病前,防疫到位,管理得當的豬場發病率在10-20%,反之,發病率在40-60%,甚至全窩死亡,一旦發病,通過母豬返飼、仔豬補液、提高舍內溫度、藥物治療等手段都只是可以減少后期死亡率,而無法控制前期的死亡率。如今市場上也并無療效顯著的預防以及根治藥物。
那豬場發生豬腹瀉的該怎么辦呢?
其實一般只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產房舍的衛生,包括母豬,引水。 (2) 母豬的營養。 (3) 出生豬舍的地面溫度。 (4) 母豬疫苗免疫(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 (5) 如有病料,可以返飼。 (6) 如發生腹瀉,立即隔離,人員不能互相走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