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推薦,出于健康目的,應該將豬油與植物油混合食用。“到底該不該吃豬油?”再次引起關注。營養師王興國表示,關于吃豬油還是植物油更健康,其實是一個老調重彈的問題。
支持食用豬油的觀點認為,植物油中含不飽和脂肪酸,經過加熱后,不穩定的不飽和脂肪酸會變為有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而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相對穩定,加熱后不會產生類似的副產品。也有觀點從營養攝入平衡角度支持食用豬油,認為對于平日以素食為主的人,可以在烹調中適量使用豬油,以保持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平衡。
王興國批駁,推薦吃某種食物必須有確實可信的證據,說明其是有益的。如果沒有確實可信的證據表明某種食物是有害的,那就“可以吃”。“我批評的是推薦吃豬油的說法。”
豬油是一種含較多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和蔗糖一樣,飽和脂肪酸主要以提供能量為主,并無其他營養作用,因而不是人必須攝入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少量攝入一些飽和脂肪酸既是無害的,也在所難免。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膳食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應保持1:1:1的合理比例,即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百分比合理范圍應為20%-30%。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占10%,單不飽和脂肪酸占10%,而飽和脂肪酸應小于10%。這也就是說,三種脂肪酸的比例中,飽和脂肪酸可以更少一些。
王興國表示,日常食物提供的飽和脂肪酸已經足夠多了。
“一袋奶提供4克飽和脂肪酸,一個雞蛋提供約1.5克飽和脂肪酸,100克豬肉(后臀尖或后肘)提供約10克飽和脂肪酸,30克植物油提供4.5克。除此之外,面包、餅干、零食、魚蝦、大豆制品、堅果等食物也提供少量飽和脂肪酸。由此可見,即使不特意吃豬油,每日飽和脂肪酸攝入總量也很容易超過15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什么理由推薦吃豬油呢?吃豬油只能使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超過WHO推薦的攝入量上限。”
平時不吃或很少吃肉蛋奶的人或素食者是否應該推薦吃一些豬油?王興國表示,無論是否吃肉蛋奶還是素食的人,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都可以不吃。
“吃肉蛋奶的人再吃動物油的話,會使飽和脂肪酸攝入超過10%的推薦比例,而膳食中飽和脂肪酸過多,已經被證明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乳腺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等發病有關。故而吃肉蛋奶的人不應該再吃動物油。吃素的人吃動物油以獲得飽和脂肪酸也毫無益處可言。唯一的‘益處’是,這種情況下吃動物油不容易導致飽和脂肪酸過量,可能不會有害而已。”
來源:畜牧人—養豬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