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省科技廳委托,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為組長的專家組,1月3日至4日先后在汝南縣和省農科院對河南省南天種畜有限公司養豬場的“規模化豬場糞污綜合治理模式創新研究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認定南天豬場的治污模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南天豬場位于河南省汝南縣三橋鄉,已有28年的規模化養豬歷史,目前占地70畝,年出欄種豬、商品豬1.5萬頭。
污染問題一直是制約養殖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因此,多年來該豬場一向重視糞污治理工作。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環保專家的幫助下,該豬場逐步探索出了對豬糞和豬場污水進行綜合治理與利用的新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制肥、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生態農業發展三個方面,其技術應用結果表明:年出欄1.5萬頭的生豬養殖場,每年利用養殖糞污可生產有機肥2600噸,年創利潤50余萬元,處理后的廢水可用于農田灌溉。
專家們此次鑒定的“規模化豬場糞污綜合治理模式創新研究及應用”科研項目,由南天豬場和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合作完成。專家組認定:該項目針對當前制約規模化養豬場可持續發展的糞污排放、綜合治理與利用,開展了干清糞、雨污分流、高溫生物發酵、A2/O、UF膜分離、光催化等技術的集成與應用,建立了生物發酵有機肥-廢水回灌的新型農牧結合模式,有效地解決了規模化養豬的廢棄物排放與循環利用,促進了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該技術經多家養殖企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該項目的技術集成與應用模式,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專家們一致建議,這一科研成果應加快推廣應用。
來源:河南興農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