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變化快、疫病多,只要精心飼養,養豬還是有搞頭,去年出欄300多頭,仍然有10多萬元的收入。”1月4日,瑞雪鋪地,大地銀裝素裹,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馬武鎮交寺村雙龍組村民范國華邊整豬圈的防寒設施,邊侃著養豬增收經。
返鄉創業成大戶
說起小范釀酒養豬,已有近6年多,成為全鎮鍥而不舍養豬創業成功的少數幾個人之一,6年的堅持不懈成為該鎮的養豬大戶。“6年的創業雖然小有所成,艱辛,坎坷只有自己知道”。小范說起6年的辛苦感慨萬端。
1998年,小范受打工潮的影響,攜家帶口,到廣東、福建、漸江等打過工,在建筑工地當過泥水工,在餐館干過跑堂,幫人看過倉庫,在一家大型綜合養殖場打工的經歷讓他萌生回家創業的想法。
2006年春節返鄉,經過多方考察和思考,決定把自己近10年打的積累近10萬元全部投入,走釀酒—養豬的創業路。
說干就干是土家漢子的特點,別人還在過節,小范就在小地名盤海壩靠石—彭公路自己的責任地上建起了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酒廠和養豬場。
當年小范一次購入小豬崽100頭,當年出欄100頭,純賺近3萬元,牛刀小試,喜獲成功,增強了小范創業信心,逐年擴大養殖規模,2011年,出欄肥豬近300頭,賺了近10萬元。成功走出了一條釀酒—養豬—種糧的循環小康路。
任憑風流穩行船
養豬雖有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但也有市場變化大,行情起伏大等風險,不少養豬大戶因受不了市場風險的折磨,紛紛轉行,但小范還是咬定養豬不放棄。
2012年在國家取消了養豬扶持的情況下,小范仍操釀酒養豬的“老路”。小范年初購進仔豬近200頭,通過半年的精心飼養,6月全部出欄,雖然受到成本上升,肥豬市場行情起伏的影響,還是賺了近6萬元。
第一批肥豬出欄后,毫不遲疑的補欄近200頭,年底市場行情穩中有升,全部出欄后又掙了近6萬元。目前還圈存架子豬近200頭。
“養豬是風險大,但有了六年的養殖經驗,有的風險還是可以規避的,只要的防疫上做足功夫,搞好錯季養殖,再加上有釀酒的酒糟,成本穩定,養豬還是一條可走的創業路。明年準備穩定出欄400頭,年賺10萬元還是有保證的”。小范說直養豬的前景信心百倍。
來源:華龍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