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電腦鼠標,就能快速掌握母豬生長的具體情況:母豬有沒有懷孕、懷孕了多少天、該喂多少飼料、母豬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是多少……這是武鳴縣陸斡鎮文桐村黃喜軍養豬場采用智能化養豬的真實場景。
據悉,黃喜軍養豬場于2009年建成使用,年出欄生豬500頭。該場于去年8月投入7萬元引進一套母豬群養自動化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實現自動個體投料、自動身份識別、發情自動監視、生產數據現場采集等,實現了養豬智能化,還大大節省了人力。黃喜軍很興奮:“自從引進該系統,智能化養豬變成現實,有400多頭豬的養豬場只需一個人打理就夠了。”
武鳴縣鑼圩鎮舊圩村壯鄉黑豬養殖場也實施養豬智能化管理。這里養殖的黑豬是由廣西優質品種陸川豬改良培育而成的,肉質和口感均比普通生豬好。今年,該豬場為其所養殖的黑豬注冊了“壯鄉黑豬”商標,將進駐南寧大超市、大賣場出售。
近年來,武鳴縣把加快生豬產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研究摸索出一條適合生豬生產規模化、特色化、智能化養殖發展的路子,打造生豬生產強縣,增加農民群眾收入。今年到11月,全縣出欄肉豬135.9萬頭,生豬養殖業農民人均純收入1889元,分別增長21%、23%。
來源:廣西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