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30日,由中國獸醫協會和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國藥勵展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獸醫大會在蘇州隆重召開,在這次大會上,中國獸醫協會開始明確要組織搭建執業獸醫繼續教育平臺,并在大會期間舉行了執業獸醫繼續教育網站啟動儀式,全面實施平臺建設工作。
由此可見,國家在逐步開展執業獸醫師資格考試的同時,對已經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的同行們還要加強繼續教育學分的管理,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要求:“注冊執業獸醫師每年都應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繼續教育活動,總學分數不低于40學分,其中A類學分不低于35學分,B類學分不高于5學分。兩類學分不可互相替代。”如果同國家已經形成制度的執業醫師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做一對比,我們就會發現,中國獸醫協會開展的各項對“獸醫”的管理幾乎同國家對“人醫”的管理如出一轍。
中國執業獸醫師網將持續關注該項工作的開展,請諸位同行留意本網站對此政策的繼續解讀!
來源:中國執業獸醫師網www.zhiyeshouyishi.com
附:人醫的醫學繼續教育學分計算辦法,僅作對比用:
(一)Ⅰ類學分計算方法 1、參加國家級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參加者經考核合格,按3小時授予1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2學分。
2、參加省、市(州)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參加者經考核合格,按6小時授予1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1學分。
3、省、市(州)級學會舉辦的學術年會,每次授予省、市(州)級學分3學分。
4、上述每個項目所授學分數,最多不超過25學分。
(二)Ⅱ類學分計算方法
1、自學筆記:凡自學與本學科專業有關知識,應先定出自學計劃,經本科室領導同意后執行,寫出綜述,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學分,每年最多不超過5學分。
2、經單位批準,凡到外單位專業進修(含出國培訓)1-5個月,經考核合格者,每月授予5學分。6個月及其以上,經考核合格者,視為完成每年規定的25學分(不區別Ⅰ、Ⅱ類學分)。
3、在刊物上發表論著和綜述,按以下類別計算學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依此類推)
4、國外刊物 10-9學分
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8-7學分
或國內統一刊號(CN)的刊物
省級刊物 6-5學分
地(市)級刊物 4-3學分
內部刊物 2-1學分
5、科研立項
已批準的科研項目,在立項當年按以下標準授予學分:
課題類別課題組成員排序(依此類推)?
國家級課題 10、9、8、7、6、5、4學分
省、部級課題 8、7、6、5、4、3、2學分
市、廳級課題 6、5、4、3、2、1、1學分
6、出版醫學著作,每編寫1000字授予1學分。
7、出國考察報告、國內專題調研報告,每3000字授予1學分。
8、發表醫學譯文每1500漢字授予1學分。
9、由單位組織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術操作示教、手術示范、新技術推廣等,每次主講人可授予2學分,參加者授予0.5學分。
10、臨床病理討論會、多科室組織的案例討論會、大查房,每次主講人可授予1學分,參加者授予0.2學分。
第1項、第3-10項由單位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審查授分。
(三)學分要求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應完成規定的學分,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獲得的最低學分數不得低于20分,所獲I、Ⅱ類學分不可互相替代;鄉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每年完成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最低學分數不得低于10分(不區分I、Ⅱ類學分)。產假每年應完成學分10分(不區別I、Ⅱ類學分)。民辦醫院及個體醫療機構按照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參加相應級別的繼續醫學教育。各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所獲I、Ⅱ類學分要求按單位分類如下:
1、醫、技、藥類專業技術人員
縣級醫療衛生單位
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至少完成市(州)級以上Ⅰ類學分6學分,五年內完成省級以上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5學分,Ⅱ類學分中9——10項(兩項合計)不超過15學分。
2、護理人員
縣級醫療單位
各級護理人員每年至少完成市(州)級以上Ⅰ類學分6學分,Ⅱ類學分中9——10項(兩項合計)不超過15學分。
3、鄉鎮以下基層醫療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完成基層醫療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學分10學分。
(四)學分登記
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各級Ⅰ類學分項目及Ⅱ類學分項目后需提供有效學分證明,其中I類學分證明應有同級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機構蓋章,各醫療衛生單位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部門每年底對有效證件審定確認,一次平行登記到繼續教育證書和繼續醫學教育檔案。
(五)單位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部門每年將各專業技術人員學分完成情況匯總,根據不同級別專業技術人員的學分分類要求,認定學分完成情況,并加蓋單位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