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江西上高縣敖山鎮接官村。村外一片山坡地上,集中著8家養豬專業戶的養豬場,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存欄生豬500多頭。走進養豬場,記者并未聞到想象中養豬場里那種難聞的氣味。
“沒有異味,是因為這里的生豬用的都是"衛生廁"。”接官村黨支部書記萬仕才說,養豬場建有糞污處理設施,通過糞溝將各養豬場的糞污集中到過濾池,經過酸化池處理后進入厭氧發酵池(即沼氣池),經過三級沉淀池和氧化塘處理后,排出的廢渣廢水基本達標。
江西上高是全國養豬大縣,年出欄生豬超過100萬頭。養豬讓百姓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但也讓當地的土壤、空氣、水源等不堪重負。“2011年之前,由于豬糞豬尿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全縣24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全部被嚴重污染,水庫遍布藍藻,水質發臭發黑。”上高縣水利局黨組書記丁谷永說。
2011年起,上高縣大力推進生豬糞污治理。“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在全縣劃定出生豬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度可養區,將中小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的200多家豬場全部拆除。”縣畜牧水產局黨組書記聶自根介紹,“對于限養區和適度可養區的養豬場全部建設起厭氧發酵沼氣池、生化處理池、三級沉淀池等糞污處理設施。養豬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環保賬、算長遠賬。”
接官村國林豬場存欄生豬1000多頭,這些年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糞污處理設施,流程末端還增加了小型生化處理站。生化處理站里污水一格接一格進行處理,簡直是微縮版污水處理廠。“糞污處理不僅能保護環境,更能促進養豬業轉型升級。豬舍環境改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更能進一步提高養豬規模和效益。這是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好事。”負責人黃輝說。
來源:人民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