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清澗縣李家塔鎮興盛養殖專業合作社,潔白的墻上寫著“改變傳統觀念依靠科學養殖”的醒目大字,“不信科學不行,不懂技術不行,我把這幾個字掛在墻上就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要依靠科技辦養殖。”該養殖場負責人李向林說。
QQ截圖未命名.jpg (138.9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2-10 09:32 上傳
據了解,該養殖場建于2011年2月,總投資60余萬元,最多可存欄300頭左右,現在存欄160頭。工作人員介紹,豬場引進的都是北京黑、美斯杜勒克等優良種豬,為了達到干凈衛生的目的,他們在每間豬舍都安裝了換氣扇,每天定時換氣并在豬舍里消毒,而且多次換用不同的消毒液,以做到徹底消毒。在飼料加工室,設有專門的自動上料機,豬崽們吃的玉米、糠等都是上等的優質飼料,根據豬崽的大小都有嚴格的喂養比例。此外,在養殖場后山上,還開墾出一片18畝的空地用于紅棗苗圃栽植,這樣豬排出的糞便就直接為苗圃提供了有機肥料,真正做到了科學利用、綜合發展。
李向林說,由于不懂養殖技術,養豬場也走了不少彎路。為了做到科學養殖,他們沒少在科技書籍上下功夫,還經常邀請畜牧局的技術人員到自己豬舍里實地指導。現在興盛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摸索總結出了一套養豬經驗,熟練掌握了豬不同發育階段的飼養方法和管理辦法。
來源:榆林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