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殖規模一般在50頭基礎母豬以下為小規模養殖戶。小規模養殖戶一般基礎設施較差,設備簡陋、資金較少、技術依賴性強。在現今豬病復雜、市場多變的情況下,要想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種選擇,品種要選擇本地繁殖性能比較好的母豬做母本,長白或大約克做父本,所培育出的母豬做基礎母豬,這樣的母豬適應性強、抗病、繁殖性能好、耐粗飼。
選擇杜洛克作為父本,所繁殖出來的仔豬作為商品豬育肥,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瘦肉率高、體型好、售價高。
二、自繁自養、自繁自養能減少病源的傳入,能系統預防豬病。并可以把握市場行情,降低市場風險。做法是所產仔豬在價位高時出售,在低價位時飼養育肥。
三、重點防疫、防疫能有效預防疾病但也能增加應激,增加投入和勞動量,所以只預防難治愈傳染病,即豬瘟、口蹄疫、細小病毒、藍耳病,偽狂犬,乙腦。
四、適時保健、根據豬的日齡,季節、當地豬病流行情況進行保健,目的是提高肌體抵抗力,預防季節性流行病和細菌性疾病,如母豬產前產后防乳房炎及子宮內膜炎,初生仔豬黃白痢,春季呼吸道及細菌病,夏秋季弓形體和付紅細胞體,冬季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保健藥要以中草藥為主,少用抗生素,中草藥可少量長用,抗生素要量足短用,注射疫苗前后不能用抗生素。
五、溫馨飼養、豬和人一樣生長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好的環境能降低發病率,提高生產性能,并可提高豬肉品質。具體是保持適宜的溫度,清潔的衛生環境,降低飼養密度,最好能用發酵床養殖。
六、應用科技、關注信息,要時常關注養豬高新技術的發展,包括新藥、新病、各類豬用新產品、新技術的出現,要盡早應用。可以提高養殖質量,增加養殖效益。
來源:農業部網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