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訊網消息 2012年第六屆CEO論壇于11月17-18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思變新生-中國企業的涅?之道”,和訊網全程直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這個中國經濟跟豬的周期很接近,確實是這樣的,你看看豬價高的時候,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是豬它是一個農產品(4.73,0.00,0.00%),而且它聯系到千家萬戶,這個周期跟農民的判斷有關,與國家的政策有關。
以下為文字實錄:
劉永好:我給大家講講農業方面的問題,大家特別關心農業方面的問題,一是食品安全問題,第二個是農產品的價格問題,我記得過去這十年來,這個農 產品的價格一會兒高一會兒低,特別是去年大概9月份的時候,農產品價格是最高的,于是帶動了CPI極大的提高,這個老百姓說豬肉價格漲的太快了,于是國家 就出臺了一些政策,一方面對我們養豬進行一些補貼,另外一方面在價格最高的時候反應過來了,就進口,從美國進口了一百多萬噸豬,結果跟中國達成了協議,你 要買豬可以,但是你先把定金給了,我把豬養好了給你。結果很多的企業開始進入養豬行業,一些做地產的開始養豬,覺得養豬是一個好東西,因為確實這個豬賺很 多錢,但是這個養豬一多了以后,那么價格跌了,從最高的跌到去年年底的19塊錢,到今年一路下跌,跌到14塊13塊,跟去年9月份的24塊一公斤跌了多少 了,太多了,一直到今天我們豬肉價格在14塊上下,這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們養豬的普通養豬的全部虧損,除非你規模化,你的管理特別好,或許能夠賺錢。這就 意味著我們去年廣大的農民去養豬,到今年全部虧損,這就意味著去年做房地產的做所有東西的,豬圈剛剛建好,還沒養就虧損了,所以就干脆不要養豬了,所以這 就叫豬經濟。
那么有人就說這個豬的周期,這個中國經濟跟豬的周期很接近,確實是這樣的,你看看豬價高的時候,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是豬它是一個農產品,而且 它聯系到千家萬戶,這個周期跟農民的判斷有關,與國家的政策有關,跟國際的原材料有關,要徹底的預算準好它是比較難的。所以怎么樣使得豬經濟趨于平衡,有 波動不要那么太大,那么24塊就賺三百塊,那么14塊的時候就虧一百塊。那么豬虧雞一定虧損。問題是今年的豬價格那么低,糧食價格可沒有低,而糧食在去年 基礎上上漲10%多,所以對養豬戶來說真是雪上加霜。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大格局,我們要逐步了解熟悉把握豬的市場周期,第二盡可能拉長這個產業鏈, 要防好病,另外大家要有一些政策上的傾斜,所以這個對國家也是一個考驗。
另外我要談一談,最近國家農業的轉型,眾所周知,偉大領袖毛澤東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這是第一次最重要的革命,這是最基礎的,第二次革命就是 鄧小平它提出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同時把這種屬于集體人民公社的制度給廢了,還其土地,結果就那么簡單的變革,那么我們中國的糧食夠了,中國 連續20多年,將近30年,糧食基本自給,那么中國有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動力,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開始發展,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一次變革,毛澤東非常英明,把 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擁護政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他看到人們的自動化,然后就搞了一個人民社,結果這個不怎么好,就是在人民公社規模擴大, 我也當過知青,大家在那蹲就是一天,干多干少是一個樣,最困難的時候,61年,還餓死了上千萬的人,但是實際上那年不一定是這樣的,是搞人民公社是搞大吃 大喝,本身有限的糧食,大家猛吃,結果生產就搞不上去了。所以鄧小平最偉大的說法就是把土地給人民。
但是今天變化了,農民工進城了,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減少了,一般農民工進城兩千多正常,但是我們有兩億多家庭,一家有養豬養雞,說一家養多了也 就是一百多頭,現在根本不是這么多回事,因為現在平均養一只雞賺一塊錢,意味著什么,你養兩百只雞兩百塊錢,但是人家出去一天兩天就賺一兩百塊錢。所以年 輕人都進城了,就是城里面的工資低一點,他也愿意,可以享受城市的生活,而且他覺得以后祖祖輩輩都不到農村去了。這就意味著我們城市的消費擴大了,因為進 城那么多農民工,他們的消費品在增長,但是這里從那里來的,就是我們農民聯合做的合作社,這就是農業的轉型,我多次講三農問題的解決,國家非常重視,連續 一直發一號文件,所謂一號文件就是全黨全國人民解決這三個問題,三年過去了三農問題解決了,但是農村問題遠遠沒有解決,我一直在想三農問題的根在那兒,我 覺得在農民,農業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核心是農民,怎么樣把農民從小農變為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這就是我們要鼓勵農民,從小戶農民變成龍頭企業,或者 聯合起來組成經濟組織,只有這樣我們農民的收益才能提升,剛才講農民不養豬了,靠這些大戶,大戶養多少,當他養十萬只雞就賺十萬塊,現在一百萬只雞的農場 比比皆是,這就是轉型,養豬一樣的,你養幾頭幾十頭都沒用了,你必須要養上萬頭,這個從沿海到中部都在過渡。
未來十年還會有大的動作,我覺得這是偉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就是規模化所組織起來的,那么怎么去適應這種轉變,這是我們涉農的企業應該考慮到的,當然 這也是政府支持的時候了。最近這五年得到這樣好的機遇,所以我們要聯合起來做大,我們跟農民聯合,我們組建很多合作社,第二我們要組織轉型,我們從養豬者 變為組織者或者服務者,我們組織起來,提高產業的規模。所謂服務商給這些企業,給政府給金融機構,給方方面面搭一個橋梁,我們建金融服務平臺,我們建信息 化的服務平臺,我們建市場化的服務平臺,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聯合團結在我們這個體系周圍我們共同來發展,我們的企業從中也受益,所以說奠定了我們近千億 的規模,這就是靠規劃化轉型來實現的。
所以說這種轉型給我們提供巨大的機遇,我們怎么樣去把握這個轉型,在未來這五年十年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還在我們的轉型,我講我們轉型,轉的是什 么呢,我們是一個服務商,具體講我們組建了叫做畜牧業發展公司,我們在全國各地在篩選最好的位置,我們在哪里建豬場,怎么樣科學。第二我們提供飼料,我們 豬、雞這些一些種源基地,這些農民建不了。第三我們繼續把飼料做好。第四我們跟農民建立科學體系,如果出現了什么疾病,我們要防病治病,同時注重食品安 全。另外我們建立市場服務,我們幫助農民推向市場,在這個企業鏈當中,農民得到了發展。今年我們有八萬多員工,其中有兩萬多名都是學畜牧業的,他們要幫助 農民,在幫助農民提升中我們企業得到發展,我們的員工收益也得到發展。時間關系,我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證券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