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獸藥”小心用養豬也要講“健康”
南國早報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唐正芳)養豬有什么樣的補貼?什么樣的豬才是健康的?11月13日舉行的廣西生豬產業發展大會上,六七百名生豬養殖大戶聚在一起,聆聽了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及區內外權威專家就生豬產業扶持政策與豬業發展戰略、生豬健康養殖、疫病流行態勢及防控措施等報告,“豬倌”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如今老百姓的餐桌離不開豬肉,豬養得多不多、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是否豐盛、是否安全。據廣西水產畜牧業協會曹佑先會長介紹,近十年來,生豬產業一直是廣西產值最大的產業之一,2011年生豬產值突破600億元,對穩定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作用巨大。這次大會旨在交流生豬產業發展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探討生豬產業未來走向和發展新模式。
飼養母豬,不僅政府有補貼,還可上保險。目前廣西扶持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有9項,包括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生豬良種補貼資金、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生豬調出大縣獎勵、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生豬疫病撲殺補助、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等。會上,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梁雨祥一一做了詳細的解讀。
“豬場里的豬是好的,但賣到了別的養殖場后表現不好,這樣的豬算不上健康的豬。”“豬健康評價體系”創始人、農業部樊博士認為豬對環境也要有高度的適應能力,他所做的《豬場的健康管理》報告讓不少“豬倌”耳目一新。“看樣子,養豬越來越講究了。”一位“豬倌”悄悄地說。
“2003年以來,瘦肉精殘留事件不時發生,已成為食品安全領域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廣西獸藥監督所謝副所長就“養殖投入品與畜牧產品安全”作報告,提醒“豬倌”要警惕商家推薦新型的獸藥、飼料添加劑、中藥,同時在購買獸藥和飼料產品時,一定要細看標簽;在獸藥和飼料尚未用完前,要保留標簽和包裝袋,一旦豬出現問題,標簽將成證據之一。
從玉林來的生豬養殖戶林先生說,他養了好幾年的豬,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參加這樣的會議“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還可接受一些新的觀念”。
來源:南國早報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