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靠規模盼期貨 生豬產業或再“鍍金”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11-12 11:3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豬是個大產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生豬出欄66170萬頭,以每頭豬1500元估算,生豬市場產值上萬億元。相關專家表示,豬肉價格直接關系到CPI,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生豬產業,不僅有鼓勵養殖政策,還有稅收減免政策,市場廣闊,是個朝陽產業。

      豬肉價格漲幅也相當可觀。本報記者通過對北京市新發地豬肉批發市場調查了解到,自2006年以來,豬肉價格由每斤3元多漲至目前的15元以上,6年漲幅超過4倍,這也令黃金、白銀和原油等大宗商品“自慚形穢”。

      2011年是養豬人最為欣慰的一年,一年賺的錢可能抵得上前幾年的總和。然而,在飼料暴漲和肉價大跌的雙重打擊下,今年上半年許多養豬戶再度步履維艱,中小型豬懲散養戶更是虧損明顯。

      與其他行業一樣,我國養豬業正在經歷著規模化的歷程。業內人士分析美國生豬市場發現,中美兩國養豬業基本情形類似,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中國缺少生豬期貨這一避險工具。

      散養戶信心開始動搖

      金秋十月的一天,陽關燦爛的中午,河南養豬戶老王家的豬圈里,多數豬懶洋洋地躺在地上曬肚皮,偶有幾頭拱來拱去,還不時地哼哼唧唧。

      但老王的心情好像提前入了冬。面對記者的采訪,老王不斷地抽煙,緊縮的眉頭一直未舒展開。“現在豬肉價格是歷史低點了,養殖戶信心開始動搖了。”老王嘆口氣說,生豬收購價是6.6元/斤,不到7元,賣一頭豬就要賠50元左右。

      老王所在小鎮歷來有養豬的傳統,每年人均出欄生豬高達10多頭。老王9月份以6.9-7.1元/斤出欄了50多頭肥豬,這一價格勉強讓他保證沒有虧本。“一般來說,一頭豬長到230斤左右出欄是最劃算的,但這批豬我養到了280多斤。當時是想賭一把,結果觀望了1個月,價格還是沒有上升的跡象,我實在堅持不住,只能虧本賣了。”

      老王旁邊是一家稍具標準化的生豬養殖廠,當前存欄接近1500頭,以自繁自育為主。近期以6.8元的價格賣了200多頭生豬,220斤出欄,1頭接近虧損80元。“當前每斤生豬成本在7元左右,去年在6.4-6.5元左右,主要就是飼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漲,飼料占養豬總成本的65%-70%,而今年飼料價格較去年漲了15%-18%。”該養殖場負責人單先生說。

      北京順鑫農業小店養豬分公司核心原種場副場長張茂介紹,養豬成本包括飼料、疫病防控成本、用工成本、建筑成本、財務成本、固定資產折舊和排污成本等。其中飼料成本占養豬總成本的70%。“2008年到2012年,玉米從每公斤1.90元漲到2.36元,獸藥疫苗(每頭)從80元漲到120元,工人工資也從1900元漲到2500元。”他說,這三項成本的上漲幅度分別為24.21%、50%和31.58%。

      但成本上升并未推動生豬價格同步上漲。張茂說,以北京市300頭基礎母豬以上的豬場為例,2008年至今,市場生豬價從17.8元/公斤跌到14.9元/公斤。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8月初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有所回升,但9月底開始再度回落。目前全國豬肉價格仍明顯低于2011年同期,截至10月29日,價格同比降幅接近17%。

      規模化養殖水平大幅提高

      與中小規模的養殖戶相比,養豬管理得當的標準化規模化企業日子好過些。記者連線采訪的河南一家畜牧業有限公司是省級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小區,按照當地目前6.8元/斤的生豬價格,目前該廠出欄一頭商品豬有100元左右的盈利。

      “規模化養殖節約人力提高生產效率。”北京市房山區一家規模化養豬場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養豬場只有40多個人,管著13000多頭的存欄量,場內修建了專門的豬通道,投資150萬元的料塔和自動上料的料線,24小時自動喂食,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而記者在豬場看到的是,寬敞的場區,藍頂白墻的場房,規范有序、綠化植被開闊,場區里幾乎聞不到糞便的味道。

      據介紹,正常情況下,養豬的利潤率是7%-8%,好的時候能達到10%。當然,“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活的牲畜類資產風險相當大。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在2007年豬價大漲時,不少房地產企業進入養豬業,后來賠得血本無歸。

      此外,在“豬周期”變得越來越短的背景下,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因為小規模和傳統養殖方式抵御疾餐市場風險的能力很弱。”房山區良鄉鎮一養豬場相關人士介紹,前三年一直賠錢,2011年賺了20萬元左右,前期投入大、回報卻很慢。“現在散戶、效養殖非常難,因為小規模的飼養需要配套的技術、飼料等各種成本非常高。我們覺得現在是非常困難的時候,小規模養殖無法再堅持下去,特別是農村養豬,基本上賠本,今年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小農清欄現象。”

      海口農工貿股份公司副總裁助理、海南羅牛山黑豬發展公司總經理羅想林說,我國是傳統養殖大國,也是世界第一養殖大國,但整個出欄率只有60.7%。不過,目前五萬頭以上規模的企業盡管只占1%,但養殖模式已經形成了工廠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集資本、技術、人才、資源優勢為一體,所以大企業發展必定會導致小規模或者是傳統養殖戶的逐漸退出。

      中國畜牧協會提供的數據也顯示,1996年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僅達13.6%;2002年規模化養殖水平達27.2%;從2004年規模化養殖水平的提高開始加快,到2011年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達65%。

      美國超級豬場的避險利器

      過去二十年,美國養豬業經歷了規模化養殖替代散戶養殖的歷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美兩國養豬業基本情形類似,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中國缺少生豬期貨這一避險工具。

      北京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副總裁馬天驕介紹,美國養豬業有一百年的歷史,大規模發展則是從1980年到2000年總計20年左右的時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大概有67萬個豬場,到了2008年大幅度減少到6.5萬個左右,這也是規模化養殖替代散戶養殖的過程,期間誕生了超級豬常2008年,排名前二十位的生豬養殖企業提供了美國市場50%以上的供應量,而排名第一的企業供應份額占全美的18%,1990年到2000年其銷售收入增長了五倍,股價翻了九倍。此間美國豬價同樣也經歷了大起大落的過程,但公司股價并未受此影響。

      馬天驕分析,美國二十年來規模化養殖的驅動因素有三:一是合同化養殖模式的推廣,美國的合同制類似于我國的公司加農戶;二是美國上市了生豬期貨品種,給行業提供了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的金融利器;三是美國農業人口大量減少。“除了生豬期貨交易以外,其他兩個因素實際上我國也有。”他說,例如中國的城鎮化和合同化養殖模式,因此預測未來十年到十五年生豬規模化養殖還將是黃金時期,其中也將誕生一大批國際一流水平的食品企業。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相關企業對生豬期貨也是相當渴求。雛鷹集團副董事長侯五群說,“生豬期貨已經討論很多年了,對于我們規模化養殖企業來說,期貨工具可以防范風險,保證企業的基本盈利,我們很是期待。”

      羅想林說,現在養豬人面臨的市場風險特別大,養豬行業正在重新洗牌,盡管以后養殖戶會越來越少,但養殖數量越來越大,期貨將是一個可靠的后盾。

      招商證券保薦代表人江榮華說,生豬期貨一旦上市,將會對豬肉市場帶來重大影響。“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引導,養殖業的組織和生產方式將加速改變,我們期望著生豬期貨能夠盡快推出。”

      來源:中金在線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3: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开阳县| 普洱| 巴塘县| 读书| 铁力市| 临朐县| 兴海县| 天峻县| 东乌珠穆沁旗| 会东县| 铜梁县| 东海县| 辽源市| 富蕴县| 牡丹江市| 昌平区| 阳信县| 阿克陶县| 沁源县| 南康市| 临桂县| 蒙自县| 尉犁县| 博客| 凌云县| 南康市| 都安| 大方县| 河源市| 神池县| 肇庆市| 酉阳| 梅州市| 石嘴山市| 洞口县| 通化市| 汪清县| 马公市| 山西省|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