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小時的互動討論中,各位資深專家從維生素生產、維生素添加以及維生素檢測等方面對我國維生素產業以及維生素的應用歷史進行了全面概括。并指出目前我國維生素產業中存在的上下游企業聯系不夠緊密、產業的誠信度偏低等制約因素。同時,在分析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剖析了未來維生素產業、企業發展的方向與用戶需求特征。
劉向陽博士認為隨著技術本身的發展,動物營養需要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十幾年來,維生素配方越來越被生產者重視;下游產業規模化發展明顯,給應用模式帶來很大影響;維生素越做問題越多,包括很多標準的指定趕不上養殖、飼料需求。未來養殖場的客戶會越來越多。
晨光博士說,從外面看中國,變化最大的是中國的崛起,歐洲已經普遍將中國放在高于亞太的地位。從行業角度來說,競爭公平性越來越讓人接受,30年前,中牧是菜籃子工程唯一的企業,現在正在變成之一,給我們很大壓力,我們必須提升自己。
劉平祥博士講,他畢業剛進入羅氏時,客戶認為多維加多加少都一樣,現在對維生素的重視程度、研發不斷提升,領域內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需要開發。
王萍博士對此印象很深刻,從公司發展變化的角度看,六和集團92年成立之初,銷量很小,多維從中牧采購;后來為了降低成為,采購國外公司單體、生產飼料;第三階段,成本控制要求提高,2003年預混料板塊開始研究國內維生素企業產品的質量情況,進行認知,發現完全可以替代國外產品。
張若寒博士認為中國維生素制造企業的快速發展,給了國內企業,尤其是多維生產企業更多機會,過去做飼料是大料靠自己,小料(維生素、氨基酸等)靠進口,現在情況恰好相反,飼料原料緊平衡,我們更應該用好小料。也希望國內的維生素制造企業在未來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巨頭。
吳革華董事長認為,維生素的應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熟,過去由于飼養方式、習慣等原因,動物并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生長潛能沒有有效發揮,我們現在可以做的是用好維生素,最大程度發揮動物生產性能。
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趙小陽也談到了在維生素檢測方面的一些問題。現在隨著技術發展、產品成分復雜,尤其是色素的添加沒有正規檢測方法,復合預混料、全價料檢測是難點,我們希望企業做檢測的時候能夠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檢測時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另外如果能保證單體的質量,就能夠保證全價料的質量,那么可以節省很多成本,這點在技術上沒有問題。另外,維生素A包被已經有企業開始用淀粉做包被,這在未來可能是一種趨勢。
最后,易敢峰博士認為企業應重視技術手段,雖然設備昂貴,但物有所值;供應商,檢測機構要互動,有平臺的概念。應該從上下游的角度綜合考慮產品的研發、質量品控與發展。通常來講,國外企業要做好三點:創新領導能力、運營領導效率、與客戶的深層次關系,理解客戶需求,為其創造價值。以誠信、長期發展為前提。
[size=2][color=gray] http://www.www12347.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該貼已經同步到 [url=http://api.t.sina.com.cn/2289915641/statuses/3511302771137400]山中的漫游者的微博[/url][/color][/size]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