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在廣東博羅縣辦生豬飼料廠的湖北潛江人朱忠濤,當天向當地潛江人開辦的養豬場銷售了8車飼料。元月至10月,他銷售飼料1.8萬噸,加上出欄肉豬近千頭,預計全年純收入將達100萬元。
像朱忠濤這樣的養殖老板,潛江人共有四五十個,他們或開飼料廠,或經營獸藥店,或專門從事生豬營銷,直接服務于當地的潛江養豬戶。目前,潛江在廣東養豬的農戶在2000戶以上,勞力4200人,集中在廣東惠州、清遠和廣州花都等地。僅惠州市博羅縣就有潛江人開辦的養豬場1000個,年出欄肉豬50萬頭,凈資產200多億元,產量與規模均占當地七成以上份額。
改革開放初期,一些懂技術有頭腦的潛江養豬農民闖蕩廣東,積聚一定實力后,將親友吸納到身邊共同打拼。他們借外地的山,養本地的豬,賺特區人的錢,資本如滾雪球般壯大起來。
18年前懷揣2000元南下創業的老新鎮赤生村農民何性旺,如今成了資產過千萬的養殖場老板,本人不僅在當地蓋了樓房,買了小車,還帶出一個近兩百人的養豬團隊。80后小伙郭愛軍,現在是一家總資產數千萬元的飼料公司老總,生意做到了粵中、粵東的10多個縣市,年貿易額超過2億元。
來源:湖北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