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一過,剛剛抬頭的生豬出欄價又連連下跌,近日,市價已跌破7元/斤,養殖戶徘徊在盈虧點的邊緣。今年,豬肉價格自5月起持續低迷,而上游豆粕、玉米等飼料的價格卻瘋漲,不少養殖戶叫苦不迭,一些散戶紛紛選擇退出。
雖然豬肉價格在持續下跌,資本卻從未停下追逐“豬生意”的腳步。近日,網友在微博上曬出的“網易豬肉”,“丁氏豬肉”再次引發熱議。7月4日,“飼料大佬”大北農(002385,股吧)發布公告,宣布收購福建梁野山農牧股份有限公司80%控股權,后者建成投產后年出欄種豬3萬頭、無公害商品豬17萬頭。又一業界大佬進軍豬肉養殖市場。
深受三年一輪回“豬肉價格周期”困擾的養豬行業,卻很受高端“豬倌”青睞。外有網易、聯想、武鋼等企業“跨界”進入,內有中糧、新希望、大北農忙著拓展產業鏈。這些轉行而來的高端“豬倌”,為何如此看好養豬市場?本報記者 曾茜
網友曬“網易豬肉”
網易從來沒有哪一款產品,像它的豬肉一樣賺盡眼球。
“網易豬肉開始內測了!”近日,一條關于網易豬肉的微博被網友大量轉發。市民可以吃到網易牌豬肉了?昨日,記者就此致電網易農業事業部資深市場經理林華松,對方回應稱,微博上的網易豬肉的確是網易實驗培育的,但并不是網易養豬場出產的成品。“消費者要想吃上真正意義上的"丁式豬肉",至少還要等一年?!?br />
今年3月20日,占地1200余畝的網易現代農業園動工興建。林華松向記者透露,今年底明年初,一期的豬舍就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明年,一期豬舍可提供兩萬頭的年出欄量。
至于具體的投資金額,林華松表示,目前尚不方便透露,但如果一期運作成功,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和復制。
兩萬頭是個什么概念?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廠,全國不到2000家。
資本“豬倌”野心勃勃
網易這次跨界投資,是一時間興起的“玩兒票”,還是真正看到了養豬行業的商機?馮永輝介紹,去年養豬行業行情大好,生豬養殖平均成本每頭1300元,銷售批發價為1800元,收入500元,行業平均利潤達30%左右。并且根據農業部規定,標準化規模養殖在3000到1萬頭的,國家將給予80萬元的財政補貼。
利潤豐厚外加政府補貼,這讓養豬行業看起來像一座“金礦”,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今年2月份,德美化工(002054,股吧)公告表示,將動用5.76億元投入養豬,規模為年產36萬頭。此外,IT巨頭聯想,投資大鱷復星集團、高盛等均涉足養豬業。
除了這些跨界資本外,養豬產業上下游的企業,以及養豬企業也紛紛大張旗鼓地加入或擴大養豬業。
今年7月,“飼料大佬”北京大北農集團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種豬科技有限公司擬耗資4652.80萬元,收購福建梁野山農牧股份有限公司80%控股權。飼料業公司新希望、正邦科技(002157,股吧)等也紛紛拓展產業鏈,介入生豬養殖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大北農、中糧等企業打造生豬養殖產業的全產業鏈,為其養豬業的發展帶來保障的同時,也能降低養豬成本,并降低整個產品質量的把控難度。
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今年5月以來,豬肉行情持續低迷,而豆粕、玉米等飼料價格卻一路上揚,這讓不少養殖戶叫苦不迭,不少散戶紛紛退出。相應的,養豬行業的盈利水平也急轉直下。馮永輝表示,養一頭豬的平均利潤從去年的500元,掉到今年的10元。
為何在肉價持續走低的當下,養豬行業仍對資本市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進入養豬行業,最近5年是黃金期。一旦錯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馮永輝認為,這個市場所蘊藏的機遇明顯,“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但養豬產業卻鮮有龍頭企業,產業規模及集中度低,生產方式落后。目前,整個行業正進入一個快速轉型期。搶先進入的企業,就有機會搶先占領市場。”而近幾年,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養豬散戶的大量減少,則為規模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認為,各大資本紛紛進軍養豬業,將可利用其資金及管理優勢,提升我國養豬產業的整體規模及養殖規格。同時,規模養豬,將大大減少我國豬肉價格暴漲暴跌現象。
“外界一般認為養豬利潤高,我卻不認同。以3年為一個周期,養豬業的利潤率大概在10%左右。同時風險卻很大,深受市場價格波動、疫病頻發等問題困擾?!痹隈T永輝看來,這都是新進入的企業需要思考和面對的。
不管如何,各路“豬倌”們都已上路,在未來幾年內,他們能否用資本的力量改變養豬行業弊端,且留待時間檢驗。
來源:長江商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