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和中國 - 美國谷物理事會(USGC)將它發起的這項運動稱為“養豬提升”,這項首創項目最初是1959年發起的,那是是為了幫助日本的養豬業從山梨縣遭受的毀滅性臺風襲擊中重建起來。從那以來,幫助我們的國際合作伙伴發展畜牧業就成了在發展中市場推廣美國谷物的核心戰略。這項戰略直到今天依然充滿活力。
中國是這項戰略實施的許多國家之一。最近,作為推動中國養豬業現代化的持續努力,美國谷物理事會與美國肉品出口聯盟、美國駐華大使館、中國動物農業協會和中國農業政策中心、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共同舉辦了這次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中美養豬峰會。
理事會在中國已經活動了30多年,今年的峰會是2012年2月在依阿華舉行的中美農業峰會的直接后續產物。中國養豬業正發生著迅速的集中化和工業化。該峰會提供了一次獨一無二的機會,讓行業能夠探討各種關鍵問題,包括糞便和疾病管理,以及健康與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養豬業不僅是影響世界日用品市場的主要力量,而且也關系到中國在食品與飼料谷物方面保持自給自足的能力,同時還影響著中國的環境可持續性和食品安全問題。這三個主題是這次峰會的關鍵焦點,并且也是中美農業關系的支柱。
中國有許多人把食品自給自足等同于食品供應安全來看待。然而,理事會認為,貿易可以保障為中國的低收入消費者提供足夠的低成本食物,從而有助于提供更好的食品供應安全保障。
“食品供應安全的定義在改變。在過去,這方面強調的是提供充足的食物,保障足夠的能量攝入,維持有效的能量水平。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重點放在,除能量之外,還要提供足夠的微量養分,以便維持有效地能量水平和整體的心智和身體健康,”USGC中國區總監Bryan Lohmar博士在峰會上說。
“該理事會對于過去三十多年來自己在中國養豬業現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Lohmar博士說。
“該理事會于1984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家飼料廠,生產現代預混料,最后把那家飼料廠捐贈給了所在省的農業局。在過去三十年中,該理事會資助了數百位學員參加技術與市場方面的游學和研討會,并且成了中國飼料與畜牧生產者的可靠合作伙伴,為他們提供信息,幫助他們改進生產,并幫助貿易和加工企業進行市場談判。”
來源:ThePigSite新聞小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