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9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養豬狀元陳均臣的養殖“生態學”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10-16 08:3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均臣是永定區合作橋鄉北山村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日前,當記者走進北山村,見到陳均臣時,他正在豬圈里忙著給豬喂食,隨著老陳的一聲聲召喚,一只只健壯的農家“笨豬”懶洋洋地從地上爬起來,圍在了老陳特意打造的“飯桌”前,等待著開餐。

      “從產仔到出欄,6個月左右的豬肉最好,這個時候的豬,體重一般在240斤上下。而這段時期,生態養殖最為關鍵。”陳均臣一邊忙著喂食,一邊給我們講起了“生態經”。他自豪地說,這些豬都是天然養的生態豬,吃的都是健康的五谷雜糧,光是體態就與一般的家豬不一樣。

      九十年代只身南下的陳均臣,打過散工、當過司機、開過餐館、擺過修車檔……“一直都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我想工作能踏踏實實停下來創番業。”陳均臣說,“在廣東,見到有人做生態養豬,我就想,張家界的環境更好,應該更適合生態養殖。”

      2011年底,受到啟發的陳均臣,打定主意回到家鄉,養了百多頭種豬,開始發展生態養豬。

      北山村在大山深處,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閑田較多,老陳便租了附近組的田,種一些雜糧,建立起一個小型原料基地。“生態豬的一大特點就是要吃得健康天然,市面上的飼料可要不得,我要自己種的才放心。”也正因為老陳發展生態養豬,周邊的農戶都成了他的供應商,種的糧食也不用辛苦挑下山賣了,“也算是給大家幫了忙吧。”

      除了要吃得健康,住的環境也馬虎不得。在老陳的堅持下,嶄新的沼氣池建了起來。“有了沼氣池,豬圈的衛生打掃就輕松多了,氣味也少了很多呢。”在老陳的帶動下,村里越來越多的農戶修建了沼氣池,也逐漸加入到了生態養豬的行列中來。

      盡管日子越過越好了,可老陳仍然有不少“煩心事”。

      “我一直琢磨著擴大規模,但是資金是個大問題,貸款又一直下不來,自己的技術也不怎么精通,想出去學習吧,家里又沒人盯著。”談起這些,老陳有些沮喪,又滿懷期待,“在資金和技術方面,還希望政府加大支持呢。”

      來源:張家界在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2-10-16 09:43:51 | 只看該作者
    踏踏實實的養豬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2-10-17 13:56:07 | 只看該作者
    養豬致富不再是罕見的事情,所以要把握好機會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6:2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黎川县| 芦山县| 阜康市| 台中市| 永兴县| 库车县| 万全县| 伊宁县| 上栗县| 彩票| 遂宁市| 松潘县| 英德市| 阿拉善右旗| 台东县| 廉江市| 昔阳县| 湘西| 焦作市| 平果县| 赤城县| 翁牛特旗| 华池县| 含山县| 宝坻区| 维西| 民勤县| 长泰县| 黑龙江省| 呼图壁县| 兴安县| 许昌县| 吴忠市| 东宁县| 焦作市| 清镇市| 千阳县| 静宁县| 银川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