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上,一政協委員講了一個令人很受啟發的故事:有位女孩上班經常打車,因為車費太高,她在公司里找了3個同路者一起拼車。這樣,車費由1人變成4人分攤,還享受了專車服務。不僅如此,這位女孩還從中發現了市場需求。于是,她與出租車公司合作,由她負責聯系拼車業務,從中利益分成。后來,她在互聯網上建立了“拼車顧問”網站,收入不菲,并辭掉原來的工作,專門做起了這項業務。
看到這個故事,筆者第一感覺是“一切皆有可能”。當今社會生存競爭激烈,“就業難”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然而,有些人另辟蹊徑,創造性地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前幾年出現的“短信寫手”、“酒后代駕”、“聊天護士”、“導廁員”、“殺價專家”等,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現的新職業。2004年8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9個新職業。
去年3月,信用管理師、網絡編輯員、房地產策劃師、職業信息分析師、企業文化師等10種新職業也公布于眾。據說第四批10種新職業也有望公布,其中包括體育經紀人、健康指導師、游戲美術設計師、游戲程序設計師等。新職業的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它透露出的信息,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向。只要善于捕捉這些信息,創業機會可謂無處不在。
創造新職業者并非都是高學歷、高水平、高技能人才。相反,相當一部分是下崗工人。可見,創新創業,人人都有可為。創業,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但在機遇面前,有人缺乏足夠的觀察力,有人缺乏奮斗的勇氣,有人缺乏超人的耐力,這些人終究沒能成功。有的人卻能夠抓住機遇,發現稍縱即逝的閃光點,并全心付諸努力,最后,他們獲得了成功。
在當今信息時代,只要不懶惰、肯鉆研,就不難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要知道,人人都能創業,人人皆有可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