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飼料成本,得從改變觀念開始”一文中,我們談到了飼料配方思路要從傳統觀念中突破出來;也就是,改變原來以消化能或代謝能為依據的觀念,樹立起以凈能體系為依據的觀念。
但是,即使樹立起了凈能體系的觀念,還必須深化下去,更為深刻的理解凈能體系,并要在飼養中實踐之。這話的意思是,如果僅是改變了原來的觀念,并確實以凈能體系作為飼料配方的依據,但別的什么也不動,那還是難以實現的。其實,以凈能體系為依據而做飼料配方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往往不見其效果。如此一來,很多人就退出了這一改變,回到了原地,更可怕的是,從此認為此路行不通。
那么,這問題出在哪呢?
問題定會不少,今天先談談電解質平衡的問題。何健發表在飼料博覽上的一文:“電解質平衡與豬的營養”。他在開篇就說:“日糧電解質問題的研究已有很長歷史,但這一概念的明確提出卻是在1981年。此前,動物營養學家只是對日糧中單個電解質的營養生理功能、數量以及它們能滿足動物營養需要的程度予以關注,卻很少注意日糧中這些電解質之間的平衡問題。”這話的意思是,電解質平衡進入飼料配方上要晚些,好多人都沒重視它,延用著原來思路,這成了慣性;是以,它延續到那些改變b 觀念,以凈能體系為依據設計飼料配方的人們身上。這也許就是他們沒有成功的關鍵之一。
然而,電解質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電解質平衡對動物營養物質消化率產生影響;二、電解質平衡對動物氨基酸代謝產生影響;三、電解質平衡對家禽生產性能產生影響;四、電解質平衡對動物健康生產影響。如此等等。這也是說,僅是將消化能或代謝能改為凈能,這還是不夠的,我們還得更深入一步,來到電解質這里,在飼料的配方,以及整個養殖過程中,都要考慮電解質的平衡。
然而,有位營養師做到了,他就是:丁家權。丁家權通過兩年多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整理出較為完善的飼料配方。他的思路到位,方法正確,突破了前人的某些局限,獲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就如同別的創新一樣,在目前還是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這主要是人們受傳統思路的束縛。
夏盛是崇尚創新的公司,我們愿意為降低飼料的好思路,好配方,好實踐做推廣,做網絡宣傳,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若對此項目有興趣者,可以與我們聯系,具體的技術配方,飼養流程,最后由丁家權先生來做說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