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989|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銷售入門課系列——什么時候說什么?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8-30 14:4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么時候跟客戶說什么?飼料英才網和你聊聊這個銷售永恒的問題。

          剛入[b][color=#810081]飼料[/color][/b]這一行時,因為做的是電話銷售,感覺跟客戶無話可說,不敢說話;工作不久臉皮厚了,開始沒話找話,口若懸河(給人印象油嘴滑舌的銷售往往處于這個階段);成了老鳥以后逐漸知道說什么了,三大困惑五大賣點八大優勢信手拈來,卻經常看客戶一臉不耐煩;走向高手的路上,才發現說什么很重要,什么時候說更重要——銷售說話要“踩準點”。

          什么時候說什么,取決于客戶什么時候想什么。能在溝通進程的不同階段把握客戶的心理狀態,說出打動對方的話,靠的不是運氣。人的思維自有它的規律,掌握規律,自然能事半功倍。有一個小故事,能幫助理解這個道理。

          某老太太去菜場買菜,那么在走進菜場時她往往是沒有想好要買什么菜的;可是一分鐘之后,她對番茄產生了興趣。或許是因為看到了新鮮番茄顏色誘人,或許因為是聽到了小販的叫賣,或許是因為突然想起了番茄雞蛋湯的香味。這種興趣的產生,是未經理性的邏輯思考的,也難以條分縷析的說清道理,它是一種微妙的情緒的化學變化,是純粹感性的認知。哪怕是一項非常重大的購買行為,最開始也是從這樣的一點點的興趣開始的。

          興趣產生以后,老太太馬上就會買嗎?不會的,這個時候她要問一個所有人都要問的問題——多少錢?還要做一件所有人都要做的事——檢查一下番茄的質量。這個時候她關注的是產品的性價比,她的思維模式是進行相當理性的分析,也許甚至理性到要找幾家反復對比一下。客戶購買過程中理性分析的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時間長短取決于這個購買行為的復雜程度和商品價值的大小——如果是非常了解的、價值不高的商品,這個過程可能只是腦海中的幾次計算,而如果是對于飼料行業內陌生的、專業性強的、價值高的諸如豆粕、魚粉這樣的商品,這個過程甚至有可能反反復復持續。

          當這個階段結束后,老太太要作出最終的決策了——買還是不買?那么,這個決策是基于前面理性分析的結論嗎?如果在問價格和檢查番茄質量的分析環節,老太太已經否定了產品,她當然不會買;可是即使在關于產品性價比的分析環節,老太太已經認可了番茄,她也不一定會買!購買決策不一定與理性分析的結果相同!因為——決策的過程是感性的,這是一個被無數人誤解的事實。其實,絕大部分人的決策都是某種程度上的感性行為——不管之前做過多少的調查、分析、比較,有了多少充分或不充分的理由,人在決定YES和NO的瞬間,又回到了自己的感性。老太太這個瞬間決定買或者不買,在東家買還是在西家買,在于這一個瞬間她的感覺如何,她會部分程度受到之前理性分析過程的影響,但不會完全被理性分析的結果所決定。這個時候,小販的一句好聽的話,一個笑臉,一點點的小便宜,只要打動了老太太的感性,都可能是促成交易的決定性力量。

          現在,老太太買完了番茄,向菜場門口走去。突然,她又看到了一個賣番茄的小販走進市場,這個時候恐怕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走過去問一句:你家番茄多少錢一斤?問這個問題是為了跟自己剛才買的比較一下,確認自己剛才的決策是對是錯:如果發現自己剛才買得便宜,會很滿意,也許會決定下一次再找那個小販買;如果發現自己剛才買貴了哪怕一點點,就可能把小販定義為“奸”,就此封殺。這種購買已經完成后又重新理性確認的過程,在很多消費行為中都存在:買完衣服要問朋友衣服好不好看,買完車會繼續比較同等價位的其他車型,買完房子會關注價格的變化。如果在同一商家消費后的確認總是得到好的結果,對其信任感則會逐步累積;這種積累的信任也會被某一次不愉快的消費經歷所打破。

          這個故事,說明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四個典型思維階段:感性認知——理性分析——感性決策——理性確認。這四個階段由顧客的消費心理決定,而不由產品性質或銷售模式決定;因此,它適用于從大宗商品采購到隨機購買的絕大多數消費過程。

           舉幾個例子。

          具體的工作中,采購人員在瀏覽原材料信息時,往往并沒有采購任務,只是逛著看,瀏覽下網頁,關注下[b]飼料[/b]行業網中的行情信息,突然被某個廠家的廣告打動,于是點進去看看廠家資質、產品信息、特性、產地,看了以后如果滿意,就會跟[b]飼料[/b]廠聊聊,這時候,如果飼料銷售員能夠順利的打動客戶,那么很有可能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新的采購商,采購也因此又了另一個可供參考的供貨商,最后,在下訂單前,一定還會問問之前找到的信息確認一下:買對了沒有?

          甚至戀愛:初見或者相識一段時間后,因某小事或莫名其妙的產生好感(感性認知)——交往過程中內心各種考慮、衡量、糾結(相對理性的分析,戀愛中人都是感性的,但會有一個階段考慮現實因素多一些)——基本認可對方以后,某種感動之下確定關系(感性決策)——告訴自己的親友自己戀愛的時候,下意識的問一句:“你覺得ta怎么樣?”(理性確認)

          神經心理學也認為人的大腦分左右半球,分別主管邏輯理性思維和抽象感性思維,而且兩者無法同時發揮作用。客戶在購買的整個過程中在不斷的切換使用左腦和右腦,銷售溝通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左右互搏”的過程:用左腦清晰的分析和判斷銷售的進程,用右腦發揮自己語言和情緒的感染力;在客戶使用左腦時,用事實、數據和邏輯說服對方,在客戶使用右腦時,用故事、情感和畫面打動對方。千萬要避免的是:客戶腦海中在做數學題的時候,跟客戶談美好圖景,而客戶沉浸在感性的想象中時,去跟客戶談折扣。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2-8-31 11:08:48 | 只看該作者

    銷售入門課系列——什么時候說什么?

    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都很重要。就是宣傳、產品質量、跟蹤回訪都要做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2-8-31 13:27:31 | 只看該作者

    銷售入門課系列——什么時候說什么?

    提供價值最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2-9-11 22:41:10 | 只看該作者

    銷售入門課系列——什么時候說什么?

    買衣服、買汽車、買房子,包括買番茄都是消費!買飼料,是投入再生產,不能只關注價格,而要關注價值!飼料的效益才是真正的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2-9-21 22:14:46 | 只看該作者

    銷售入門課系列——什么時候說什么?

    察言觀色需要歷練和總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3-4-14 11:55:22 | 只看該作者
    很值得的一次課程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锦州市| 和平县| 永新县| 东阿县| 峨山| 苍梧县| 麟游县| 平遥县| 惠州市| 缙云县| 鄢陵县| 寿光市| 贞丰县| 星子县| 舟曲县| 庆元县| 喀喇| 北京市| 灵山县| 嵩明县| 两当县| 柯坪县| 岚皋县| 建湖县| 沭阳县| 民权县| 东明县| 诸城市| 荆州市| 苗栗市| 兴国县| 新晃| 胶南市| 昌图县| 无锡市| 盐津县| 麻栗坡县| 漠河县| 白河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