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發

樓主 |
發表于 2012-8-8 16:25:25
|
只看該作者
IGC下調美國大豆產量數據至五年最低
據國際谷物理事會(IG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2/1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下調了9.5%,至五年最低水平7900萬噸,因為中西部地區的嚴重干旱傷害了大豆作物。相比之下,2011/12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8320萬噸。
IGC還指出,如果天氣條件繼續惡化,那么大豆產量預測數據可能進一步下調。
目前美國大豆作物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灌漿期,持續高溫干燥天氣已經對大豆單產潛力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IGC援引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稱,目前美國不足三分之一的大豆作物狀況良好。
與此同時,IGC還將2012/13年度美國大豆出口數據下調了12%,為3550萬噸。巴西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取代美國。
IGC表示,去年十月到今年六月期間,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已經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0%.
IGC將美國豆粕出口數據下調了8%,為700萬噸。
由于美國產量下滑,IGC還將2012/1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數據下調了3%,為2.59億噸。不過照這樣的水平,如果南美天氣改善,那么全球大豆產量仍比上年增長9%.
美國大豆減產的時候,正值需求增長,全球大豆貿易有望增長4%,達到創紀錄的9470萬噸。
中國將占到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60%以上,中國的進口量可能增長4%,達到創紀錄的5900萬噸。經濟增長相對強勁,居民飲食習慣變化,帶動了中國的飼料和植物油需求。
中國等國家的需求旺盛,而供應吃緊,推動了價格上漲。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全球大豆價格飆升將會帶動南美大豆播種面積提高,加上單產至少會恢復到平均水平,南美大豆產量將會恢復性增長至少五分之一,達到1.4億噸。
全球豆粕貿易可能穩定在5750萬噸。歐盟的豆粕進口量可能穩定在2270萬噸,不過遠遠低于2007/08年度創紀錄的2540萬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