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全國性豬價的下跌,業內人士分析其原因,飼料價格不斷飆漲,是豬價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作為豬飼料原料的豆粕、玉米、小麥等價格相對抗跌,與豬肉價格呈現了反向走勢。特別是豆粕從去年底開始觸底反彈,震蕩上行,在5月份受大宗商品市場系統性下跌拖累,月度下滑近6%,但6月以來凌厲的漲勢迅速收復"失地",豆粕期貨多個合約刷新年內高點。
那么,我國飼料行業究竟是怎么樣發展的呢?
我國飼料業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1979-1995):隨著商業飼料替代傳統飼糧,誕生飼料企業黃金時代;第二階段(1995-2007):同質化競爭使行業陷入一片紅海,其關鍵詞是“微利化”;第三階段(2008-2020):受益于下游養殖需求升級,由使用商品飼料升級至使用精細化的分階段飼料、由購買飼料產品升級至購買養殖綜合配套服務,優秀飼料企業高增長和中小企業快速退出并存致使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
目前,國內的豆粕現貨價格在每噸3400至3500元,豆粕期貨1209合約在6月20日的價格一度觸及每噸3480元,盤終收于每噸3470元。今年以來上漲逾16%,在棉花、糖等不少農產品創年內新低的背景下,豆粕成為近期的明星品種,作為榨油的副產品,上漲的勁頭甚至強于主產品豆油。
為何豆粕如此抗跌?六合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總經理李愛民告訴記者,豆粕作為豬、禽、水產飼料的主要原料,具有易消化、蛋白質營養成分高等特點,是飼料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在飼料配方中占10%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豬肉價格下跌,但是去年以來的豬肉價格上漲帶動生豬養殖的擴張,生豬存欄量并未減少,對飼料的需求依然強勁,也就帶動了豆粕的消費。
養殖規?;厔轂槟馨盐兆⌒袠I拐點的優秀飼料企業留出了持續增長空間,且并非所有飼料企業都能從中受益,飼料企業比拼的是集團化作戰的綜合實力,而不是單兵種作戰能力了。
當前國內不少大型企業開始養豬、養雞、養鴨,建大型的養殖場,生豬養殖、水產養殖、禽類養殖的水平和規模化程度未來提升空間不可限量。隨著規?;B殖的興起,飼料的需求必將依舊旺盛,飼料企業的最好時代已經來臨。 (來源:新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